[发明专利]一种堵漏管串和油气井堵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3493.6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6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涂玉林;陶兴华;牛新明;孙明光;胡彦峰;刘鹏;刘晓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3/13 | 分类号: | E21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华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1 | 代理人: | 张少辉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堵漏 膨胀管 封隔器 管串 油气井 支撑筒 漏失位置 面积增大 漏失地层 上下两端 外形匹配 上端 套在 外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堵漏管串和油气井堵漏方法。该堵漏管串包括膨胀管,其构造为在压力作用下截面面积增大;分别设置在膨胀管的上下两端的封隔器,封隔器具有支撑筒和套在支撑筒的外壁上的弹性体,其中,支撑筒与膨胀管外形匹配式连接。该堵漏管串被下入到油气井中后,上端的封隔器位于漏失位置的上部,而下端的封隔器位于漏失位置的下部,膨胀管作用于漏失地层,在压力作用下,膨胀管的截面面积增大而完成堵漏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堵漏管串和油气井堵漏方法。
背景技术
在油气井钻井、固井、完井施工过程中,井漏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施工安全隐患。井漏发生后,钻井液、完井液、泥浆等工作液会漏失到地层中。由于地质条件、钻井液及钻井工程设计等等原因,井漏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井漏不仅延误钻井时间、延长钻井周期,还会损失钻井液,引起卡钻、井喷、井塌等事故,严重时会导致井眼报废。为保证钻井工程的安全施工,必须积极实施有效的堵漏技术。
目前常用的堵漏技术,包括承压堵漏技术、随钻堵漏技术、塑性堵漏技术、气体钻井堵漏技术。上述堵漏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较好的应用,但仍存在诸多不足。例如,堵漏工艺复杂,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的部分或全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堵漏管串和油气井堵漏方法。该堵漏管串被下入到油气井中后,通过膨胀管作用于漏失地层,而实现堵漏的目的,堵漏工艺非常简单。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堵漏管串,包括:
膨胀管,其构造为在压力作用下截面面积增大,
分别设置在膨胀管的上下两端的封隔器,封隔器具有支撑筒和套在支撑筒的外壁上的弹性体,
其中,支撑筒与膨胀管外形匹配式连接。
在一个实施例中膨胀管具有圆弧面段、内凹弧面段和连接圆弧面段与内凹弧面段的连接弧面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具有相对式设置的两个内凹弧面段,并且两个内凹弧面段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或等于2倍的壁厚并小于10倍的壁厚。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弧面段的半径大于或等于1.5倍的壁厚并小于5倍的壁厚。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支撑筒的外壁上间隔式设置多个弹性体。
在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体由遇水膨胀丁腈橡胶或遇水膨胀氰化丁腈橡胶制成。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位于上端的封隔器的之上的送入工具和设置在位于下端的封隔器的之下的可拆卸式连接的球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位于上端的封隔器和送入工具之间,以及在位于下端的封隔器和球座之间分别设置过渡接头,过渡接头的一端与支撑筒外形匹配式连接而另一端的截面构造为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气井堵漏方法,包括:
步骤一,确定漏失位置,
步骤二,下入根据权利要求1到8中任一项的管串,使得上端的封隔器位于漏失位置的上部,而下端的封隔器位于漏失位置的下部,
步骤三,向管串内投球以作用在球座上,
步骤四,泵送压力液使得膨胀管和支撑筒膨胀。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步骤四中,采用阶梯打压的方式向管串内泵送压力液,其中压力液的压力每5到30分钟增加2到5兆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堵漏管串被下入到油气井中后,上端的封隔器位于漏失位置的上部,而下端的封隔器位于漏失位置的下部,膨胀管作用于漏失地层,在压力作用下,膨胀管的截面面积增大而完成堵漏的目的。这种封堵工艺方法简单,工艺成本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4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