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标签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3368.5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8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佐野貢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6;G06K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商泰律师事务所 11255 | 代理人: | 麻吉凤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品***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 标签 通信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标签通信装置,其即使无线标签的读取时发生数据的未检测出也能够接收无线标签内的数据,该无线标签通信装置,具有通信部和控制部。通信部从无线标签接收无线标签所存储的数据。控制部当来自无线标签的数据为未检测出时,或者当来自无线标签的数据为错误时,控制通信部以使其在经过了直到无线标签处于可应答状态的规定时间后再次发送查询信号。
本申请主张申请日为2016年01月22日、申请号为JP2016-010768的日本申请为优先权,并引用上述申请的内容。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所记载的实施例涉及一种从无线标签读取数据的无线标签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存储了识别信息的无线标签已经普及了,不仅被附加在商品、器件等物品上,而且在建筑物、道路周边等中也开始被贴装有无线标签。作为无线标签,有存储ID信息等,并进行数cm~数m的近距离无线通信的RFID标签(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无线射频识别)。当通过无线标签通信装置(读写器)读取RFID标签时,则能够根据与已读取的数据(ID)关联的信息取得商品信息、位置信息等。
在这里,假设并排排列有三个无线标签,无线标签通信装置边移动边读取的场景。图13是表示将在通过现有的通信装置读取三个无线标签时的横轴作为时间轴的时间图表的图。三个无线标签TG1、TG2、TG3是基于EPC global Classl Generation2(EPC C1G2)标准的无线标签。
无线标签TG1、TG2、TG3保持有表示自身是否已被读取的信息(称为标志)。在本例中,将在未由通信装置读取的情况下的标志的值作为A。在已被读取后,无线标签TG1、TG2、TG3将标志的值从A变更成B,并对来自通信装置的查询信号不应答。根据该实际安装,无线标签变得不多次发送自身所保持的ID信息,从而避免数据的重复。此外,在本例中,为了便于说明,将时隙(Slot)数视为0。
通信装置在间歇发送期待了标志=A的无线标签的应答的查询信号(称为Query(查询))的同时,以按照无线标签TG1、TG2、TG3的顺序读取的方式进行移动。首先,当无线标签TG1进入到读取范围时,则无线标签TG1接受无线供电而进行起动。这时,无线标签TG1的标志是A。当无线标签TG1接收Query时,则无线标签TG1回送随机RN16。通信装置发送包含接收到的RN16的应答信号(称为ACK)。无线标签TG1当在ACK中检测出包含有刚发送的RN16时,则判定为自身已被选择,并回送内部所安装的数据。在本例中,无线标签TG1回送作为本身的识别信息的ID1。
通信装置接收ID1。在接收到的ID1中被设置有误检测符号,能够检测出有无错误。通信装置在接收到ID1后,在经过规定时间Ta之前发送接着的Query。
无线标签TG1当接收Query时则将标志从A变成B。通过这样,无线标签TG1变得不对期待了标志=A的应答的Query进行应答。当通信装置进一步进行移动时,则无线标签TG1脱离通信装置的读取范围。通过这样的动作,通信装置能够正常地仅一次读取无线标签TG1的ID值。
当通信装置进一步移动时,则无线标签TG2进入到通信装置的读取范围,接受无线供电并进行起动。这时,无线标签TG2的标志是A。当无线标签TG2接收Query时,则回送随机RN16。通信装置发送包含接收到的RN16的ACK。无线标签TG2当在ACK中检测出包含有刚发送的RN16时,则判定为自身已被选择并回送ID2。
在这里,在接收ID2时发生了错误。通信装置在从无线标签TG2结束发送ID2后经过规定时间Ta之前,发送接着的Query。无线标签TG2由于已发送了ID2并不能得知已发生了错误的情况,因此,使标志变成B。通过这样,无线标签TG2即使接收期待了标志=A的发生错误后的Query也不应答,从而通信装置不能读取无线标签TG2的ID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泰格有限公司,未经东芝泰格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33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