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致密油/页岩油的纳米级含油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2951.4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4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辉;卢双舫;李进步;许晨曦;薛海涛;王民;田善思;黄开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王春霞 |
地址: | 26658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致密 页岩 纳米 含油 孔径 分布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致密油/页岩油的纳米级含油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该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致密砂岩样品或页岩样品经粉碎后得到粉末样品,部分粉末样品进行有机溶剂抽提得抽提后样品,部分粉末样品作为抽提前样品;将抽提前样品和抽提后样品分别进行孔径分布测试得抽提前样品和抽提后样品的孔径分布曲线;对两条曲线分别进行拟合得抽提前样品和抽提后样品的微孔‑介孔‑宏孔的孔径分布,抽提后样品的比孔容与抽提前样品的比孔容之间的差值即为含油孔隙空间的比孔容,至此即得到致密油或页岩油的纳米级含油孔径分布。本发明将实验所测得的含油孔径分布与岩石的总含油量进行对比,进而对岩石含油孔径的整体分布做出客观评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致密油/页岩油的纳米级含油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外对致密油和页岩油勘探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工作重点已从最初的资源评价逐步转向机理研究。其中,由于致密油和页岩油的赋存机理对其勘探、开发均有重要意义,因此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致密油和页岩油的含油孔径分布是其赋存机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始终未见合理的分析方案,因此始终是一个困扰国内外学者的科学问题之一。
由于致密砂岩和页岩中平均孔径远低于普通储层,含有大量纳米级孔隙,因此对其孔径分布的分析难度较大。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方案一:
对致密砂岩/页岩样品饱和原油或水,对不同饱和度的岩石样品进行核磁T2谱分析,利用T2谱的差异得到含油孔径分布(M.Fleury,Characterization of shales withlow field NMR,in: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ore Analysts,Avignon,France,8e11 September,SCA2014-014,2014;J.Li,J.Yin,Y.Zhang,S.Lu,W.Wang,J.Li,F.Chen,Y.Meng,A comparison of experimental methods for describing shale porefeatures—A case study in the Bohai Bay Basin of eastern China,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oal Geology,152,Part B(2015)39-49;A.Tinni,E.Odusina,I.Sulucarnain,C.Sondergeld,C.Rai,NMR Response of Brine,Oil and Methane inOrganic Rich Shales,in:SPE Unconventional Resources Conference,Society ofPetroleum Engineers,2014.)。该方案所得到的含油孔径分布为饱和油的孔径分布,并非原始含油的孔径分布,由于充注机理不同,二者并不等价。
方案二:
对抽提前、后的高成熟页岩样品进行二氧化碳和液氮孔径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得到沥青质对页岩孔径分布的影响(J.Li,S.Zhou,Y.Li,Y.Ma,Y.Yang,C.Li,Effect oforganic matter on pore structure of mature lacustrine organic-rich shale:Acase study of the Triassic Yanchang shale,Ordos Basin,China,Fuel,185(2016)421-431.)。该方案所研究的对象为高成熟页岩样品,因此页岩中的原油几乎尽数转化为气,因此该方案的研究对象并非原油的孔径分布,仅为残留沥青质对页岩孔径分布的影响。另外,该方案并未将孔径分布结合含油总量进行进一步分析,因此并未得到一定孔径范围内含油量与总含油量的关系。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29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码垛搬运平台
- 下一篇:一种食品侧翻分料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