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0982.6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2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武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8 | 分类号: | H04B7/08;H04B7/06;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束 波束扫描 参数组 匹配 匹配流程 发射端设备 接收端设备 发射波束 统一管理 扫描 发送 统一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及装置。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包括:确定波束扫描参数组;发送所述波束扫描参数组至接收端设备;基于所述波束扫描参数组进行发射波束扫描;另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包括:接收来自发射端设备的波束扫描参数组;基于所述波束扫描参数组执行波束匹配。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通过一个统一的波束扫描参数组可以实现对多种波束匹配流程的统一管理,简化了波束匹配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下一代演进系统在网络性能及用户体验方面有着更高要求,给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th-Generation,5G)带来了更大挑战。毫米波频段由于其频谱资源丰富,成为5G技术的主要工作频段之一。使用毫米波频段时,由于其频段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路径损耗大,抗衰落性能差,通过需要发送窄波束来提高覆盖。窄波束的应用可以对抗高频的路径损耗,提高覆盖,但是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通过波束扫描来实现基站发波束和用户收波束的选择和对准,即波束匹配。
波束匹配流程主要包括:
–终端设备测量不同的发送和接收节点(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TRP)发波束用于选择TRP发波束和终端设备收波束;
–终端设备测量不同的TRP发波束用于可能产生的TRP发波束改变;
–终端设备测量相同的TRP发波束用于终端设备收波束改变。
如何实现对这多种波束匹配流程的统一管理,是5G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波束匹配流程及装置,以实现对这多种波束匹配流程的统一管理。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波束匹配方法,包括:确定波束扫描参数组;发送所述波束扫描参数组至接收端设备;基于所述波束扫描参数组进行发射波束扫描。
在该实现方式中,发射端设备基于确定的波束扫描参数组进行波束扫描,并将该波束扫描参数组发送给接收端设备,以使接收端设备也基于该波束扫描参数组进行与扫描确定的发射波束的接收波束的匹配,任一波束匹配流程都可采用该波束扫描参数组,从而通过一个统一的波束扫描参数组可以实现对多种波束匹配流程的统一管理,简化了波束匹配流程。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波束扫描参数组包括:第一数量参数Ntot,其中,所述第一数量参数用于指示完成波束匹配所需要的至少一个连续的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SI-RS发送周期所包含的唯一时间单元的数量,其中,所述唯一时间单元是所述至少一个连续的CSI-RS发送周期所包含的至少一个时间单元的其中一个,且所述唯一时间单元所关联的发射波束不同于所述至少一个连续的CSI-RS发送周期内其他时间单元所关联的发射波束,和/或所述唯一时间单元所关联的接收波束不同于所述至少一个连续的CSI-RS发送周期内其他时间单元所关联的接收波束;以及扫描类型,其中,所述扫描类型包括第一扫描类型和第二扫描类型,所述第一扫描类型用于表示每个唯一时间单元内的不同CSI-RS资源和/或端口上的发射波束相同,所述第二扫描类型用于表示每个唯一时间单元内的不同CSI-RS资源和/或端口上的发射波束不同;以及资源参数,其中,所述资源参数用于指示每个所述CSI-RS发送周期所包含的每个所述唯一时间单元对应的一个或多个CSI-RS资源。
在该实现方式中,发射端设备和接收端设备根据这三个统一的参数可以执行任一波束匹配流程。
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唯一时间单元对应的多个CSI-RS资源配置在相同的一个子帧或连续的多个子帧上,和/或每个CSI-RS资源的配置至少包括以下相同的配置参数:CSI-RS资源的端口数、时频密度和周期。
在该实现方式中,每个唯一时间单元基于一些相同的配置参数进行CSI-RS资源配置,可以简化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09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