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解酸化反应池/器和水解酸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0903.1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5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红;于鸿培;安景辉;张玉国;朱东辉;刘天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00 | 分类号: | C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元格 水解酸化反应池 水解酸化 污泥 废水生物处理 液流搅拌器 一体化结构 沉降性能 改善系统 工艺结合 共用隔墙 污泥负荷 出水渠 出水堰 导流孔 集泥井 进水点 进水管 进水井 隔墙 配水 连通 串联 | ||
1.一种水解酸化反应池/器,其特征在于,该水解酸化反应池/器为由三个单元格串联组成的一体化结构,三个单元格按照串联次序依次为第一单元格、第二单元格、第三单元格;
相邻的单元格之间共用隔墙,每个隔墙的底部均设有导流孔,使相邻的单元格连通;
每个单元格内均设有液流搅拌器,上部设有进水井;所述水解酸化反应池/器的上方包括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上设有三个进水阀/闸门,分别用于对应单元格的注水;
所述第一单元格和第三单元格的上部还设有配水/出水渠、出水堰、出水井和出水管,下部设有集泥井以及带有排泥阀的排泥管,所述配水/出水渠与对应的进水井和出水井连通,所述出水堰设置在配水/出水渠的一侧。
2.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解酸化反应池/器的水解酸化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连续进出水,且恒定水位运行;
该工艺包括交替进行的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
所述第一周期包括运行阶段Ⅰ和运行阶段Ⅱ,
运行阶段Ⅰ:第一单元格为进水单元格,且第一单元格和第二单元格均为搅拌反应区,
运行阶段Ⅱ:第二单元格为进水单元格,且第一单元格为静置沉淀区,第二单元格为搅拌反应区,
两个运行阶段中,第三单元格均为出水区;
所述第二周期包括运行阶段Ⅲ和运行阶段Ⅳ,
运行阶段Ⅲ:第三单元格为进水单元格,且第三单元格和第二单元格均为搅拌反应区,
运行阶段Ⅳ:第二单元格为进水单元格,且第三单元格为静置沉淀区,第二单元格为搅拌反应区,
两个运行阶段中,第一单元格均为出水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解酸化工艺,其中,
当进水单元格为第一单元格或第三单元格时,污水经由进水管、进水井、配水/出水渠和出水堰进入该单元格,其他情况下,污水经由进水管和进水井进入该进水单元格;
在作为搅拌反应区的单元格中,活性污泥与污水进行搅拌反应;在作为静置沉淀区的单元格中,泥水混合物进行静置沉淀;在作为出水区的单元格中,泥水混合物进行静置沉淀,且上层得到的澄清液经过出水堰、配水/出水渠和出水井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解酸化工艺,其中,在所述搅拌反应区内,开启所述液流搅拌器;在出水区和静置沉淀区,关闭所述液流搅拌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解酸化工艺,其中,该工艺包括以下流程:
第一周期:
运行阶段Ⅰ:第一单元格进水,第三单元格出水:
废水从第一单元格进入,与活性污泥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酸化反应,通过导流孔进入第二单元格继续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再进入第三单元格进行静置分离,分离得到的澄清液排出;
运行阶段Ⅱ:第二单元格进水,第三单元格出水:
废水从第二单元格进入,与活性污泥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酸化反应,通过导流孔进入第三单元格进行静置分离,且该部分得到的澄清液排出;第一单元格泥水混合物处于静置分离状态;
第二周期:
运行阶段Ⅲ:第三单元格进水,第一单元格出水:
废水从第三单元格进入,与活性污泥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酸化反应,通过导流孔进入第二单元格继续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再进入第一单元格进行静置分离,分离得到的澄清液排出;
运行阶段Ⅳ:第二单元格进水,第一单元格出水:
废水从第二单元格进入,与活性污泥均匀混合并进行水解酸化反应,通过导流孔进入第一单元格进行静置分离,且该部分得到的澄清液排出;第三单元格泥水混合物处于静置分离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水解酸化工艺,其中,进出水的切换通过设定的程序自动控制。
7.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水解酸化工艺,其中,所述出水区的表面负荷为0.6~1m3/m2·h。
8.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水解酸化工艺,其中,各个单元格的有效水深为4~6m。
9.根据权利要求2或5所述的水解酸化工艺,其中,所述导流孔的过流流速为0.05~0.1m/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090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臭氧催化降解印染废水的处理工艺
- 下一篇:使用寿命更长的污水除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