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票券认证方法与票券认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0436.2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9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元;廖歆兰;林昆贤;张立光;刘启能;吴念祖;黄博裕 | 申请(专利权)人: | 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7B11/02 | 分类号: | G07B11/02;G06K7/14;G06K19/06;H04B10/114;H04B10/116;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王珊珊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票券 认证 方法 装置 | ||
票券认证方法与票券认证装置,所述票券认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电子装置输出电子票券。第二电子装置提取电子票券。第二电子装置输出验证码。第一电子装置提取验证码,并根据凭证数据与验证码来产生合成码,且输出合成码。第二电子装置提取合成码,且判断合成码是否符合凭证数据与验证码。当合成码符合凭证数据与验证码时,则第二电子装置判定电子票券认证成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票券认证方法与票券认证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运用双向通信的票券认证方法与票券认证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已知的电子票券核销的技术中,均是以单向信息传输的方式来进行认证。然而此类技术的电子票券容易通过图像复制的技术来盗用,其安全机制未臻完善。
除此之外,已知的核销系统多运用线上核销技术。然而,线上核销会增加凭证服务器的网络流量,若欲避免处理大型活动中大批民众同时持电子票券涌入现场的状况,则必须额外建置相关硬件而增加成本。相对应地,认证的安全性以及即时性也会因此下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票券认证方法与票券认证装置,藉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票券认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一第一电子装置以可见光通信方式输出一电子票券。一第二电子装置提取电子票券。第二电子装置以可见光通信方式输出多个验证码。第一电子装置提取其中验证码,并根据凭证数据与验证码来产生一合成码,且输出合成码。第二电子装置提取合成码,且判断合成码是否符合凭证数据与验证码。当合成码符合凭证数据与验证码时,则第二电子装置判定电子票券认证成功。
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票券认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二电子装置分解合成码而产生一分解结果。第二电子装置判断分解结果是否符合凭证数据与验证码。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其中凭证数据包括多个密钥及用户信息等相对应于该凭证的信息,验证码包括一发行单位授权的密钥指令与验证端签属,而所述票券认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一电子装置依据验证码的发行单位授权的密钥指令取得多个密钥其中指定的授权密钥,再将验证端签属、授权密钥;以及根据所提取的验证码中的多个元素,而依序地将用户信息的多个字元插入至验证端签属中多个位置,以产生合成码。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票券认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二电子装置根据存储单元所暂存的验证码的密钥指令取得指定的授权密钥。再根据授权密钥进行合成码解码,并将验证端签署、授权密钥与用户信息取出。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票券认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第二电子装置判断多个分解字元所组成的字串一用户信息是否符合合法凭证的白名单数据。第二电子装置判断剩余字串一验证端签署与授权密钥是否符合存储单元所暂存的验证码中的多个元素。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票券认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当多个分解字元所组成的字串一用户信息符合合法凭证的白名单数据,以及剩余字串一验证端签署与授权密钥符合存储单元所暂存的验证码中的多个元素时,则第二电子装置判定电子票券认证成功。如果核销系统中无合法凭证的白名单数据则凭证数据为非必要,只要确认识别码符合所暂存的识别码,则第二电子装置判定电子票券认证成功。
在本发明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票券认证方法还包括下列步骤:一发券平台发送电子票券与凭证数据至第一电子装置。其中,电子票券对应第一电子装置发送至发券平台的一购买请求。
本发明提供一种票券认证装置,适用于一用户端,所述票券认证装置包括:一输出模块、一提取模块与一合成模块。提取模块耦接输出模块,合成模块耦接输出模块与提取模块。
输出模块以可见光通信方式输出一电子票券。提取模块用以提取一验证码,验证码对应凭证数据。合成模块用以根据凭证数据与验证码来产生一合成码,并通过输出模块来输出合成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04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