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0142.X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0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正;耿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聊城市康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A01G2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地址: | 252127 山东省聊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猕猴桃 水肥 一体化 施肥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早春发芽前施芽前肥;落花后5‑30天内施促果肥;结果后5‑30天内施壮果肥;采果后施越冬肥;所述芽前肥、促果肥、壮果肥或越冬肥的施肥方法为:将各肥料溶解在水中随滴灌设施将肥水滴入猕猴桃根部区域。该方法肥料配比合理,有机肥与无机肥、微生物菌肥相结合,大量元素与中微量元素配比施肥,使其总量、比例、形态符合猕猴桃的吸收特点和规律。该方法根据猕猴桃生长期合理进行施肥与灌溉,满足了其营养需求期对营养和水分的要求,使养分之间的协同互促作用更强,提高了肥料利用率,且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法,属于猕猴桃种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猕猴桃属多年生落叶藤本植物。地上部分:枝条生长量大,速度快;叶片肥大,叶面角质层薄、气孔开放时长,因此其地上部分水分蒸发量大。地下部分:肉质型根系,在土壤里垂直分布浅,水平方向分布广,没有明显的骨干根,但须根发达,分别在每年5-7月和9-11月各有一次生根高峰。果实部分:维生素含量高,矿质营养丰富,可溶固体物较一般水果多,故有“水果之王”、“维生素之冠”的美誉。以上特点决定了猕猴桃比其它一般果树需要更加严格的生育环境。猕猴桃适宜生长于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疏松透气、排水耐旱、肥沃忌贫瘠、忌干忌涝喜湿润、微酸性到中性的壤土环境,以适应根浅和蒸腾水分量大的特点,满足猕猴桃营养类型多样化和丰富化的要求。
另外,猕猴桃是生理耐旱性弱的树种,对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有比较严格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年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的环境比较适合猕猴桃生长。当水分不足时,会引起猕猴桃枝梢生长受阻,叶片变小,叶缘枯萎,有时还会引起落叶、落果等问题。
目前,猕猴桃施肥方法中大多数偏施化学肥料,营养配比单一,且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土壤酸化及板结,使猕猴桃树势衰弱,果实品质较低。专利文献CN103804047 A公开了一种红阳猕猴桃专用肥及施肥方法,该方法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并添加了活性菌,是一种较好的施肥方案,但是配方中硫酸钾应用时间较长后会出现土壤酸化及板结的现象,并且会降低猕猴桃根系对钙元素的吸收利用;专利文献CN104584756 A公开了一种猕猴桃种植的施肥方法,该方法只含有生物有机肥及微量元素,缺乏大中量元素譬如氮、磷、钾、钙、镁、硫等的添加,不利于猕猴桃产量的提高及品质的提升,且该施肥方法费时费力,人工成本较大。
另外,目前关于猕猴桃施肥方法的专利文献中的施肥方法都是挖沟施肥,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劳动力成本巨大,并且这种施肥方式也满足不了猕猴桃生长期间对水分的需求。通过中国专利数据库检索系统查询,目前尚未发现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法的申请或有关文献公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法,营养配比合理,水肥同施,满足猕猴桃各个营养需求期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成本较低,施肥方法简单,极大地节省了劳动力。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猕猴桃水肥一体化施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早春发芽前施芽前肥;
S2、落花后5-30天内施促果肥;
S3、结果后5-30天内施壮果肥;
S4、采果后施越冬肥;所述越冬肥包括商品有机肥和低氮高磷低钾肥;
所述芽前肥、促果肥、壮果肥或越冬肥的施肥方法为:越冬肥中所述商品有机肥采用挖坑埋入树盘的方法;其余的肥料均为溶解在水中随滴灌设施将肥水滴入猕猴桃根部区域。
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的芽前肥包括高氮磷钾肥和微生物菌液;施肥量为高氮磷钾肥10-40kg/亩,微生物菌液5-30L/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聊城市康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聊城市康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01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