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AN总线与422/485通用接口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9375.8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95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涂光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埃姆克伺服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40 | 分类号: | H04L12/4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王芸;熊晓果 |
地址: | 610225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can 总线 422 485 通用 接口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接口电路,特别涉及一种CAN总线与422/485通用接口电路。本发明提供一种接口电路,可在控制芯片、对外端口位置固定的前提下,仅仅通过更换CAN总线隔离芯片、422/485隔离芯片实现电路对外通信协议的改变。由于选用了特殊的控制芯片以及CAN总线隔离芯片、422/485隔离芯片组合,使得生产商可以先统一生产包含控制芯片和具有固定位置的对外端口的接口电路,进而在根据需要将CAN总线隔离芯片、422/485隔离芯片直接焊接在电路板上,或,在需要更换电路通信协议时,只更换相应隔离芯片而不必重新对整体电路进行重新设计,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接口电路,特别涉及一种CAN总线与422/485通用接口电路。
背景技术
CAN总线和422/485通信协议均是目前常用的通信协议,但是两种协议拥有完全不同的电气接口,因此在具体使用时,CAN总线接口和422/485通信接口通常不能共用;而在一些应用场合,针对同一产品,不同客户会分别采用两种通信协议之一,这就造成在设计生产相应产品时,厂家要么同时在产品上预留CAN总线接口和422/485接口,要么针对不同的客户设计不同的产品型号(一种只留有CAN总线接口,一种只留有422/485接口),实际应用中,尽管同时在产品上预留CAN总线接口和422/485接口的方式生产效率更高(只需生产一种型号),但是由于大多数产品对体积、大小都非常敏感(如一些标准器件,需要安装在预留的标准空间内,其尺寸固定),而同时预留两种接口会不可避免的使得器件尺寸增大,因此,现实中更多的情况是厂家需要针对不同的客户生产不同的产品型号,而产品发出后,由于型号错误导致返厂更替的事故(给需要CAN总线的客户发去422/485接口产品)也时有发生,给设计、生产厂家造成非常大的困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CAN总线和422/485总线接口不能共用,因此需对同一产品生产两种型号,两种型号分别含有其中一种接口电路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使得CAN总线和422/485通用的接口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CAN总线与422/485通用接口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的至少一个引脚Ⅰ作为CAN总线输出引脚CAN1_TX,至少一个引脚Ⅱ作为CAN总线输入引脚CAN1_RX,至少一个引脚Ⅲ作为422/485输出引脚UART2_TX,至少一个引脚Ⅳ作为422/485输入引脚UART2_RX;所述引脚Ⅰ与引脚Ⅲ连接,所述引脚Ⅱ与引脚Ⅳ连接;
还包括第一片内端口、第二片内端口,所述第一片内端口同时与引脚Ⅰ与引脚Ⅲ连接;所述第二片内端口同时与引脚Ⅱ和引脚Ⅳ连接;所述第一片内端口、第二片内端口的物理位置固定;同时,所述第一片内端口用于和CAN总线隔离芯片或422/485隔离芯片连接,以将待发送信号发送至该CAN总线隔离芯片或422/485隔离芯片;所述第二片内端口用于和CAN总线隔离芯片或422/485隔离芯片连接,以自该CAN总线隔离芯片或422/485隔离芯片接收信号;
同时还包括,第一对外端口A、第二对外端口B、第三对外端口Z、第四对外端口Y;所述第一对外端口A、第二对外端口B、第三对外端口Z和第四对外端口Y的物理位置固定,同时,所述第一对外端口A、第二对外端口B、第三对外端口Z、第四对外端口Y分别用于与422/485隔离芯片的A引脚、B引脚、Z引脚、Y引脚连接;同时,所述第二对外端口B、第三对外端口Z也用于分别与CAN总线隔离芯片的H引脚、L引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芯片采用芯片STM32F303VBT6。
进一步的,引脚Ⅰ为控制芯片STM32F303VBT6的引脚PB9,引脚Ⅱ为控制芯片STM32F303VBT6的引脚PB8,引脚Ⅲ为控制芯片STM32F303VBT6的引脚PD5,引脚Ⅳ为控制芯片STM32F303VBT6的引脚PD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埃姆克伺服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埃姆克伺服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93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家居设备管理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对流的干式安全壳过滤排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