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电子棋盘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8831.7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213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蔺思玮;温宏博;王当邦;刘齐齐;张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F3/02 | 分类号: | A63F3/02;A63F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8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电子 棋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电子棋盘,尤其是一种自动选择棋子的种类、对棋路自动感知记忆并存储、可实现走棋计时和实时显示功能,自动感知检测人体的疲劳度,同时还能够播放背景音乐的一种多功能的智能电子棋盘。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棋类活动的普及,逐渐的被大众所喜欢,而且成为了国际竞技项目。但是在现如今在国际各种棋类比赛过程中,比赛的计时方式和记录方式依然沿用的是以往的手动计时,棋谱也是手工记录,在此情况下,选手在每下完一步棋之后,都需要按一下身边的计时切换按钮,使得选手无法集中注意力,还浪费了他们思考的时间,严重影响了对弈双方的正常发挥,费时费力,还往往容易导致失误,且棋盘的形式单一,每一种棋盘对应一种棋类,无法同时满足人们对于不同棋类的需求,还存在着投入过长时间的下棋,造成身体过负荷工作导致一些突发情况发生,尤其是老年人群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电子棋盘功能和棋类模式单一,操作复杂,无法满足灵活、方便、快捷的要求,无法自动记时提醒以及不能自动存储记录棋局的弊端,不提供预防沉迷的限制措施,针对上诉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不需要专职人员和棋谱数据库就可实现自动存储纪录当前棋局,并且下棋者可以通过触摸大屏幕下棋,在屏幕中显示当前二者所下的棋局,同时能够检测人体的疲劳度自动锁屏保存当前预防沉迷棋类游戏,另外,可根据个人需要播放音乐,放松身心。
为了解决上诉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该智能电子棋盘包括STM32处理器、按键选择模块、LCD液晶显示模块、存储模块、声光报警模块、触摸屏模块、人体疲惫度检测模块、MP3播放模块以及电源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模块包括稳压电路,变压器单路稳压输出电路;其中稳压电路选用7805稳压电源芯片和AMS117稳压电源芯片为整个智能电子棋盘系统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7805稳压电源芯片可以稳出5V电压,AMS117稳压电源芯片可以把5V的电压转换成3.3V的电压;变压器器单路稳压输出电路由高频变压器电路,整流电路以及稳压电容组成,能够将220V工频交流电压整流变压为直流输出的10V电压供给稳压电路电压。
作为优选,所述的存储模块采用到SD卡存储器,用于存储各种棋类棋谱(所述棋类包括:五子棋、象棋、围棋、国际象棋),同时该SD卡存储器可以写入下棋者喜爱的歌曲以及歌词,并最终子啊LCD液晶显示模块中显示出来。
作为优选,所述的人体疲惫度检测模块,是通过人眼对于二极管VD的反应,当人体处于疲惫状态的时候,对于VD的闪烁反应并不是很快,甚至观察不出VD的闪烁,人体疲惫模块此时声光报警模块提醒下棋者,该适当休息。
作为优选,所述的STM32处理器选用STM32F103ZET6芯片,该芯片是基于ARM Cortex™M3内核,所述STM32处理器移植uCOS-Ⅱ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的按键选择模块是由两组东、南、西、北、中5方向按键按键组成,分别安装在棋盘的对角线两端,将STM32处理器IO口与所述按键连接,通过判断所述STM32处理器IO输入电平的高低,实现在LCD液晶显示屏各个选项的选择。
作为优选,所述的LCD液晶显示模块选用的是LCD12864CT液晶显示屏,其中LCD12864CT的引脚RS、R/W、E、DB0、DB1、DB2、DB3、DB4、DB5、DB6、DB7、PSB、NC、RET、A、K分别STM32处理器的PB1、PB3、PB4、PB5、PB6、PB7、PB8、PB9、PB10、PB11、PB12、PB13、PB14、PC4、PC5、PC6的引脚连接,用于显示用户的操作界面。
作为优选,所述的声光报警模块包块蜂鸣器以及蓝色指示灯,该声光报警模块的引脚Beer、Led与STM32处理器的PC7、PC8的引脚连接,用于当下棋出现输的一方时,声光报警模块会以声音和灯光的形式进行提示;当有一方下棋用时过多时,声光报警模块会以灯光进行提示;当检测出有下棋者身体状况不正常时,声光报警模块中的蜂鸣器会以声音进行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88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