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狂犬病的草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8673.5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7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蒋三英;李宗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三英;李宗森 |
主分类号: | A61K36/18 | 分类号: | A61K36/18;A61P31/1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43205 | 代理人: | 张慧,赵静华 |
地址: | 4258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狂犬病 草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狂犬病的草药。
背景技术
狂犬病亦称恐水症、疯狗病,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被病犬咬伤而感染,亦有被鼠伤、猫伤和其他带毒的兽畜伤害而感染。临床特征为恐水、怕风、怕声、兴奋狂躁、咬物、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hydrophobia)。狂犬病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单股RNA病毒,动物通过互相间的撕咬而传播病毒。我国的狂犬病主要由犬传播,家犬可以成为无症状携带者,所以表面“健康”的犬对人的健康危害也很大。对于狂犬病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人患狂犬病后的病死率几近100%,目前国内外还没有真正攻克治愈狂犬病的药物。患者一般于3~6日内死于呼吸或循环衰竭,故应加强预防措施。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狂犬病潜伏期长短不一,短至3-5天,长至18至20年,但大多数在3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伤口深者潜伏期短)、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清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
典型临床表现过程可分为以下3期:
1.前驱期
在兴奋状态出现之前,大多数患者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乏力、头痛、咽干、倦怠、周身不适等,酷似“感冒”;继而出现惶恐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痛等因素敏感,并有喉咙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痛及蚁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时刺激神经元所致,持续2~5日。
2.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水、恐风、恐惧、阵发性咽肌痉挛及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涎等。典型病例虽感到十分口渴,却不敢饮水,其他如风、光、声等刺激,也可引起咽肌痉挛。声带痉挛可致声音嘶哑,说话吐词不清甚至失语。兴奋亢进,可表现为大量流涎,大汗淋漓,心率加快。随着病情加重,甚至具有攻击性咬人。此期持续1-3天。
3.麻痹期
患者肌肉痉挛停止,逐渐由兴奋躁动转为安静,并进入全身迟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为多见。眼肌、颜面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部缺少表情等,本期持续6~18小时。
狂犬病病情凶险,患者极度恐惧、绝望。西医又无法治愈。患者痛苦死亡,患者家庭悲痛。目前,现有技术中有用于防治狂犬病的中药,均为多味药的组合配方。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治方法简单、治愈率高的治疗狂犬病的草药。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狂犬病的草药,其有效组分为狗草。
所述狗草,其特征如下(新的草药,现有的中药辞典中未有记载):
[地方名]:狗草
[别 名]:狗药、九叶五花
[生长特性]:草本,狗草的萌芽出苗生长期为当年的10月至第第二年的6月。生长期正好是母犬发情季节,也是狂犬病多发季节。狗草的采集也是在这个时期。其他7、8、9月为枯萎期,如果这个时期去采收,连痕迹都很难找到,这是狗草的生长特性。
[根 基]:须根簇生,白色,细柱状。茎直立,株高20-80厘米,茎下部紫红色,上部青绿色,茎圆柱,分枝带方棱形,茎披有白色柔毛。
[枝 叶]:基生叶具叶柄,长6-12厘米,叶柄紫红色,披有白色柔毛,叶状多掌状,三出复叶有短柄,有二深裂,九小叶,中间小叶较大,两侧小叶较小,有重锯齿。茎生上部有分枝。
[花序]:春季开花(即清明节前后),单生于分枝顶端,花黄色,花瓣五或四片,蝶状花。
[果实]:花果期4-6月,外果圆开,有不平坦波纹,似野生小杨梅,瘦果扁,椭圆形,籽如小辣椒籽大小,黄色,可籽实繁殖。
[采收加工]:6月采收(即端午节前后)草,晒干备用。
[药性]:辛、淡、凉、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除湿解毒、清热消肿,抗病毒,主治狂犬病。
[用法用量]:将采集的草药晒干,切碎,取干品3-10克,水煎1-2分钟,内服。孕妇慎用。10天为一疗程,一般服药1-2疗程。
[宜忌]:控花粉、控鲜用、控剂量、控煎时间。
[禁忌]:服药期间,禁食生冷、油腻、辛辣、酸醒、发物(羊肉、狗肉、牛肉、鸡肉、鸭肉、鹅肉、鱼肉)、香料(洋西菜、葱、蒜、藠)、豆荚(豆腐、黄豆、豆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三英;李宗森,未经蒋三英;李宗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867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瓣膜装载方法、系统和装置
- 下一篇:一体式经导管介入人工心脏瓣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