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路输出均流的隔离型大功率LED驱动电源及其实现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7976.5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345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林国庆;汪福林;林羽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3/08 | 分类号: | H05B33/0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流 多路输出 大功率LED驱动电源 谐振网络 隔离型 半桥 变压器原边绕组 均流驱动电路 变压器副边 驱动电源 网络实现 输出 电容 串联 电路 网络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路输出均流的隔离型大功率LED驱动电源及其实现方法,驱动电源包括半桥CLL谐振网络、均流网络和LED灯负载电路,所述LED灯负载电路包括2N路LED灯负载;所述半桥CLL谐振网络通过所述均流网络实现所述2N路LED灯负载的均流输出,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本发明所提出的多路输出均流驱动电路,通过将变压器原边绕组串联,并与变压器副边均流电容相结合,实现了四路或任意2N路相同或不同个数的LED负载的均流输出,具有电路简单、效率高和均流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驱动电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路输出均流的隔离型大功率LED驱动电源及其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能源消耗和环境的重视,节能减排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照明用电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成为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之一。LED作为新一代绿色照明电光源,以其寿命长、光效高、节能环保等优点深受青睐,在路灯、隧道等大功率照明场合得到了广泛的应用。LED驱动电源的性能优劣直接影响LED照明系统。
LED的单体功率小,为了满足大功率照明场合需求,需要同时点亮多颗灯珠。如果单独采用串联结构,电路简单,但是输出电压会随LED个数的增多而增大并使电路的可靠性降低,因此,大功率LED照明灯珠常常采用串并联结构。而LED伏安特性的不同可能引起不同支路的LED电流存在差异,因此需要引入均流技术以保证LED照明系统稳定可靠运行。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路输出均流的隔离型大功率LED驱动电源及其实现方法,可实现任意2N路LED灯个数相同或不同时各路LED灯负载的均流输出,具有电路简单、效率高和均流精度高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一种多路输出均流的隔离型大功率LED驱动电源,包括半桥CLL谐振网络、均流网络与LED灯负载电路;所述LED灯负载电路包括2N路LED灯负载;所述半桥CLL谐振网络通过所述均流网络实现所述2N路LED灯负载的均流输出;
所述均流网络包括第一变压器至第N变压器、第一均流电容至第2N均流电容、第一二极管至第2N二极管;所述第一变压器的初级绕组至第N变压器的初级绕组依次串联;
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均流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均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与第一路LED灯负载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一路LED灯负载的负极与第2N均流电容的一端、第2N路LED灯负载的正极相连;所述第2N均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与第二路LED灯负载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路LED灯负载的正极与第三路LED灯负载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i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与第i均流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i均流电容的另一端与第2i-1二极管的阳极、第2i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2i-1二极管的阴极与第2i-1路LED灯负载的正极相连,所述第2i-1路LED灯负载的正极与第2i-1均流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2i-1均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i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2i二极管的阳极与第2i路LED灯负载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N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一端与第N均流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N均流电容的另一端与第2N-1二极管的阳极、第2N二极管的阴极相连,所述第2N-1二极管的阴极与第2N-1路LED灯负载的正极相连,所述第2N-1路LED灯负载的正极与第2N-1均流电容的一端相连,所述第2N-1均流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N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2N二极管的阳极与第2N路LED灯负载的负极相连;
所述第一变压器至第N变压器的次级绕组的另一端均接地;
其中,1≤i≤N-1,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进一步地,所述均流网络还包括第一电容至第2N电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797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保护电路组合件和方法
- 下一篇: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