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风方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6220.9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40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大森;矫立涛;常利华;许晓滨;胡颉;夏褚芮;江晨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4 | 分类号: | F24F13/14;F24F1/0011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李升娟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方向 可调 空调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送风方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所述空调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中间贯通、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至少在前后依次排列的各导风体中位于最前端的前端导风体上形成有容置槽,在所述容置槽中形成有可转动的、用于改变从所述前端导风体的出风口送出的风的方向的导风板。应用本发明,能够扩展空调送风装置的应用场合和提高使用便利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送风方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空调出风的柔和性,现有技术出现了一种能够送出混合风的送风装置,如图1所示。该送风装置包括有多个中间贯通、具有前后开口的导风体11,多个导风体11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个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12。在空调的热交换器与出风口之间设置该送风装置之后,空调内部风道经热交换器热交换后的热交换风经送风间隙12进入到贯通风道,并经贯通风道前端吹出。同时,贯通风道的后端吸入部分外部未热交换的非热交换风参与到空调最后的出风中,增大了空调的整体进风量,加快了室内空气的流动,提高了室内空气的整体均匀性。而且,这样的混合风较为柔和,吹到用户身上会感觉更加舒适,提高了用户舒适性体验效果。
但是,这种送风装置中的导风体基本都采用固定安装方式安装到空调上,一旦固定之后,送风方向不可调节,送出的风基本上沿最前端导风体的导风面吹出。由于送风装置的送风方向不可调节,无法满足需改变送风方向的应用场合,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送风方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扩展了送风装置的应用场合和提高了使用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的送风方向可调的空调送风装置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送风装置,包括有至少两个中间贯通、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的导风体,所述导风体前后依次排列、中间形成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相邻两所述导风体之间形成送风间隙;至少在前后依次排列的各导风体中位于最前端的前端导风体上形成有容置槽,在所述容置槽中形成有可转动的、用于改变从所述前端导风体的出风口送出的风的方向的导风板。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在所述前端导风体上、沿所述前端导风体内圈周向方向上形成有多个所述容置槽,每个所述容置槽内形成有一个所述导风板。从而,利用多个导风板实现对多个不同方向的送风控制。
优选的,所述前端导风体为环形,所述容置槽为四个,沿所述前端导风体内圈周向方向均匀分布。
优选的,多个所述导风板为独立可转动。通过独立控制每个导风板,能够根据需求实现多个不同方向上的出风。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导风板被配置为:
在所述导风板的关闭状态下,所述导风板完全容置于所述容置槽内、且所述导风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导风板位置相对应的所述前端导风体的内圈导风面平滑过渡。由此,在导风板关闭、无需改变出风方向时保持顺畅出风。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在所述导风板的两端形成有转轴,在所述前端导风体上、与所述内圈导风面相对的外侧面上形成有彼此相对的驱动电机和转轴孔,所述导风板的一个转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的另一个转轴可转动的形成在所述转轴孔内。
如上所述的空调送风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有防止所述导风板脱落的防脱机构。
优选的,为便于装配,所述防脱机构包括有卡固件和固定件,所述卡固件与所述导风板的转轴卡接,所述固定件形成在所述前端导风体上,所述卡固件与所述固定件可拆卸式连接。
更优选的,所述卡固件为卡簧,所述固定件为与所述卡簧上的孔相匹配的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未经郑州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2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导风装置、导风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下一篇:导风板驱动机构及空调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