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支撑驱动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6120.6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8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乐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凤凰动力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7/00 | 分类号: | B60K7/00;B60K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 驱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辆动力装置,特别是移动机器人和AGV其动力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其展示一种双支撑驱动轮。
背景技术
AGV 属于轮式移动机器人的范畴,是(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的缩写,意即“自动导引运输车”,是指装备有电磁或光学等自动导引装置,它能够沿规定的导引路径行驶,具有安全保护以及各种移载功能的运输车,在行驶的过程中要不断地自主改变方向。
驱动轮是AGV的动力部件,但现阶段的驱动轮采用轮单侧进行支撑的结构,导致驱动轮的承载不高,结构尺寸受限、配件单一等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支撑驱动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支撑驱动轮,其具有双侧支撑,可以提高驱动轮的承载,同时可以匹配不同的马达输入,且集制动于一体,提高AGV动力灵活控制性。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双支撑驱动轮,包括双支撑减速箱轮、分别设置于所述双支撑减速箱轮两侧的驱动装置和制动器、以及与所述双支撑减速箱轮连接的支撑装置,所述双支撑减速箱轮包括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下端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固定连接的支撑脚。
进一步的,双支撑减速箱轮,包括减速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减速机构外端的动力车轮;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端盖对称设置于所述减速机构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车轮包括减速箱壳体、以及所述减速箱壳体外端包裹有的车轮包胶。
进一步的,所述减速机构包括外表面设置有动力输出体的动力输出架,所述减速箱壳体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动力输出体相配合使用的动力接入体。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出体由齿轮构成,所述动力接入体由与齿轮相匹配的内齿圈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出架两侧分别设置有转动轴和动力输入装置,所述转动轴穿透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制动器连接,且驱动装置由电机构成,电机的电机轴穿过所述后端盖与所述动力输入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输出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减速箱壳体相配合使用的由轴承构成的转动体。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均通过由螺栓构成的固定件与所述动力输出架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一种双支撑驱动轮,其具有双侧支撑,可以提高驱动轮的承载,同时可以匹配不同的马达输入,且集制动于一体,提高AGV动力灵活控制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双支撑驱动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双支撑减速箱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表示:
100双支撑减速箱轮
1固定件;
2前端盖;
3转动体;
4减速机构,41转动轴,42动力输出体,43动力输出架;
5动力车轮,51减速箱外壳,52车轮包胶;
6动力输入装置;
7后端盖;
101支撑装置,102制动器,103驱动装置;
200转向驱动装置,201第一传递齿轮;
300转向位置组件,302第二传递齿轮;
400转向安装板,401电子限位器;
500转向齿轮,501转向轴承;
600限位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展示一种双支撑转向驱动轮:
请参阅图1,双支撑转向驱动轮包括转向安装板400、设置于转向安装板400的下端端面的双支撑驱动轮(图中未标出)、与双支撑驱动轮(图中未标出)对应设置的转向驱动组件200和转向位置组件300;
转向安装板400上设置有转向齿轮500,转向驱动装置200包括设置于转向安装板400上的转向驱动装置(图中未标出)、以及连接于转向驱动装置(图中未标出)的且与转向齿轮500配合使用的第一传递齿轮201;
转向位置组件300包括设置于转向安装板400的下端端面的转向位置器(图中未标出)、连接于转向位置器(图中未标出)的且与转向齿轮500配合使用的第二传递齿轮301;
进行转向时,转向驱动装置(图中未标出)驱动第一传递齿轮201,第一传递齿轮201带动转向齿轮500转动,此时设置于转向安装板400下端的双支撑驱动轮(图中未标出)由转向齿轮500带动进行转动实现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凤凰动力工业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凤凰动力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61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乘用车双模式混合动力传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AGV小车独立悬挂减震式驱动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