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5323.3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12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董朋朋;彭金磷;杜白;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8/10 | 分类号: | H04W28/1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数据 数据结尾 信息传输 占用 方法和装置 传输效率 设备发送 剩余资源 数据分配 资源发送 资源确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包括:第一设备为第二数据分配资源,并利用部分资源发送部分第二数据;当剩余资源中存在第一数据时,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占用所述资源的大小M1,以及确定从目标CB开始到所述第二数据结尾所对应资源的大小M2;其中,所述目标CB是指所述第一数据占用的资源所对应CB;根据所述M1和M2确定剩余可使用的资源大小M3;确定目标范围内CB的数量N,其中,所述目标范围是指从目标CB开始到所述第二数据结尾;根据M3和N确定所述目标范围内每个CB对应的资源的大小;根据所述目标范围内每个CB对应的资源确定第三数据,并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通过实施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和装置,可以提升eMBB业务的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中,待传输的信息按实际需求,以传输块(Transmission Block,TB)的形式进行分割,每个传输块附加上传输块的循环冗余解码(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比特,每个传输时间时间间隔(Transmission TimeInterval,简称TTI)发送一个传输块。添加完CRC的传输块由于受到编码的长度约束,通常分拆成多个编码块(Code Block,CB),因此,实际传输时为包括多个编码块的传输块。
在未来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即5G系统)中定义了新的业务类型: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业务和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业务。其中,URLLC业务要求高可靠和低时延,而eMBB业务主要是要保证峰值速率。因此,在与eMBB业务的共存中,由于URLLC的业务往往是突发的并且是需要立即传输的,所以在eMBB业务正在传输时,URLLC业务可以直接将其发送的部分数据替换为自己的数据进行发送(称之为打孔)。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现有技术中被打孔的数据此次是不发送的,后续需要重新发送被打孔的数据。
从上可知,在eMBB业务与URLLC业务的混合传输的场景下,对于突发的URLLC业务,会导致eMBB业务中的被打孔数据被重新发送,本来可以一次传输完的eMBB数据,结果传输了两次,从而降低了eMBB业务的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用以提升eMBB业务的传输效率。
本发明第一方面公开了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设备为第二数据分配资源;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括至少一个编码块CB;
所述第一设备利用部分所述分配的资源发送部分第二数据;
当剩余资源中存在第一数据时,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数据占用所述资源的大小M1,以及确定从目标CB开始到所述第二数据结尾所对应资源的大小M2;其中,所述目标CB是指所述第一数据占用的资源所对应CB;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M1和M2确定剩余可使用的资源大小M3;
所述第一设备确定目标范围内CB的数量N,其中,所述目标范围是指从目标CB开始到所述第二数据结尾;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M3和N确定所述目标范围内每个CB对应的资源的大小;
所述第一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范围内每个CB对应的资源确定第三数据;剩余的所述第二数据包括所述第三数据;
所述第一设备向第二设备发送所述第三数据。
可以理解的是,将目标范围内的资源进行重新分配以使得目标范围内的CB根据重新分配到的资源的大小从缓存中读取数据,从而使得目标范围内的CB此次可以被传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53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