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评价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03680.6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2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同敬;刘睿;第五鹏祥;周建;成杰;江礼武;王佳;杜山山;廖书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Q10/06;G06Q50/02;E21B4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姚亮;沈金辉 |
地址: | 102249***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稠油边 底水 油藏 co2 吞吐 评价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的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为:测定实际油藏各因素的实际参数,以此为依据建立油藏模型,模拟得到吞吐开采产油量和不吞吐开采产油量,得到吞吐增油量;以吞吐增油量为评价关联对象,计算各因素的修正权重并建立隶属度计算方法,得到模拟方案和实际方案的评价矩阵,再结合各因素的修正权重,计算各模拟方案和实际方案所有因素的综合得分的平均值和Cj并排序;若则评价结果为较好;若则评价结果为较差。本发明能够解决现场资料不全带来的权重难赋值、评价矩阵难计算、评价界限缺乏依据、评价结果不合理等问题,对指导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进行合理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稠油CO2吞吐效果评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评价方法。
背景技术
稠油CO2吞吐技术是稠油油藏提高原油最终采收率的一种生产调整措施,由于其实施时间短、见效快、能控水,对地层无破坏、无污染等优点,使其成为普通稠油油藏,尤其是边底水稠油油藏解决开发过程中含水快速上升问题的有效方法。因此, CO2吞吐效果评价方法就成为该技术首要解决的问题。
在常规的效果评价方法中,最常采用的是模糊综合评价法,这是因为各井的地质条件、开发措施都不尽相同,通过建立吞吐增油量与各影响因素间的隶属度关系,能够更加客观地反映出单井在整个油藏中的开发效果。然而,在实际评价过程中,往往受到现场资料不全,或者评价井数少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影响因素权重和隶属度的建立往往缺乏数据支持,从而导致评价结果不合理,为此,需要采取一种新的评价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场资料不全带来的权重难赋值、评价矩阵难计算、评价结果不合理等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评价方法,能够提出合理的评价界限,从而能够解决这些不合理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稠油边底水油藏多轮CO2吞吐的评价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测定实际油藏各因素的实际参数,以此为依据建立油藏模型,模拟得到吞吐开采产油量和不吞吐开采产油量,得到吞吐增油量;吞吐开采模拟得到的产油量 -不吞吐开采拟得到的产油量=吞吐增油量。
步骤二,以吞吐增油量为评价关联对象,计算各因素的修正权重;
步骤三,借助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建立各因素隶属度计算方法,分别得到模拟方案和实际方案的评价矩阵;
步骤四,根据模拟方案评价矩阵和各因素的修正权重,计算各模拟方案所有因素的综合得分的平均值
步骤五,根据实际方案评价矩阵和各因素的修正权重,计算实际方案所有因素的综合得分Cj并排序;
步骤六,对比和Cj的大小,给出评价结论;若则评价结果为较好;若则评价结果为较差。
上述评价方法中,所述吞吐增油量为数值模拟吞吐方案的产油量相对于数值模拟不吞吐方案的产油量的增量。具体预测吞吐增油量时,需要分别模拟吞吐开采及不吞吐开采两个方案,吞吐开采模拟得到的产油量-不吞吐开采模拟得到的产油量=吞吐增油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未经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36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