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铅废气的治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2982.1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16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易师;周艳;张柏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汇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64;B01D5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经济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气 治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大气污染治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铅废气的治理方法。
技术背景:
铅(Pb)属重金属类污染物,铅进入人体后,除部分通过粪便、汗液排泄外,其余在数小时后溶入血液中,阻碍血液的合成,严重危险人体健康。
铅污染物主要由铅、锌冶炼及烧结过程中产生,烟气中铅、锌等杂质多以尘粒和烟的形式存在,对于粒径较大的尘粒(1-200μm),一般采用袋式除尘器即可除去,对于粒径较小的铅、锌烟(0.01-1μm),则可以采用静电除尘或者化学吸收法。通过电除尘及湿法脱硫的确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烟气中粉尘含量,但包含重金属铅盐的粉尘难以被电除尘及湿法脱硫捕获,出现铅捕获“瓶颈”。
目前,烧结烟气经电除尘和湿法脱硫后,大部分烟气污染物不能达到行业标准,特别是铅执行GB 9078-1996《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表4其他三级标准,大部分烧结烟气经过电除尘和湿法脱硫处理后,烟囱中排放废气中的铅含量均超出相应的标准,超出10倍以上。因此,需要在湿法脱硫后采取治理措施,降低烟囱排放废气中铅含量,满足国家标准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含铅废气的治理方法,该方法将经过电除尘和湿法脱硫处理后的含铅废气首先引入旋流板吸收塔进行碱吸收,然后进入湿式静电除尘器进行物理高效拦截,通过“化学吸收+物理拦截”双重治理,使湿法脱硫后的含铅废气中铅含量由10mg/m3以上降至0.1mg/m3以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含铅废气的治理方法,采用下述步骤实现:
(1)将经过电除尘和湿法脱硫处理后的含铅废气引入旋流板吸收塔,废气由下而上运动,采用稀碱液作为吸收剂,进行对含铅废气进行逆向喷淋,使废气中的含铅粉尘与碱液进行化学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铅和铅酸钠等物质进入液体,从而实现废气净化;
(2)含铅废气经过碱液吸收后,垂直向上进入旋流除雾装置,气流旋转将废气中的液滴抛向塔壁,从而聚集落下,脱除废气中大量的液滴;
(3)将经过旋流板吸收塔的含铅废气引入湿式静电除尘器,阴极线在直流高电压的作用下,含铅粉尘在电场中荷电并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集尘极运动,当运动到集尘极表面时,进入湿式电除尘器阳极板上的水膜,大部分含铅粉尘实现脱除,净化后的废气经烟道排入大气。
本发明一种含铅废气的治理方法,所述的旋流板吸收塔采用的碱液为浓度为0.3-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所述的吸收剂氢氧化钠溶液的喷淋量为10-15m3/h;
本发明一种含铅废气的治理方法,所述的旋流板吸收塔中含铅废气的停留时间为4-4.5s。
本发明一种含铅废气的治理方法,所述的湿式静电除尘器采用立式布置,湿式电除尘阳极板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的流水量为0.6-1.5m3/h;
本发明一种含铅废气的治理方法,所述的湿式静电除尘器所用高频高压电源的工作频率范围为2000-4000Hz、工作电压范围为7200-8000V;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含铅废气的治理方法,其工作原理简述如下:
经过电除尘和湿法脱硫处理后的含铅废气首先通过旋流板吸收塔,采用稀NaOH作为吸收剂,其可利用氧化铅在氢氧化钠碱液中较好的溶解性达到良好的净化效果,主要原料是氧化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铅酸钠,氯化铅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铅;然后进入湿式静电除尘器,作为高效除尘的终端精处理设备,利用其控制复合污染物的强大功能,将含铅废气中微细的、黏性的或高比电阻粉尘及废气中铅等重金属进行收集。
通过控制工艺参数,脱除废气中残余的Pb,Pb含量低于0.1mg/m3的洁净烟气最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采用旋流板吸收塔净化,稀NaOH溶液吸收铅属化学吸收过程,在常温常压下吸收效果良好,湿式静电除尘用于含铅废气净化,可大大减少含铅粉尘和液滴,此过程为物理拦截,是最后一道把关,能将废气中的污染物大大降低;采用“化学吸收+物理拦截”两级治理措施,能针对性地处理废气中细颗粒物和重金属盐类物质,相对于单项处理措施来说,本发明采用的治理方法处理效率更高,应对废气污染物波动的能力更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汇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汇聚环境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29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小型重物旋转挂架
- 下一篇:具有位置补偿的捕获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