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2164.1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641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胡仲翔;邓意超;张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永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水内腔 出水通道 极水 阴阳离子交换膜 处理模块 环形隔板 去离子水 家用电 成形 排出 连通 离子交换膜 包围 极水隔板 直流电场 串流 极板 净水 浓水 渗漏 存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阴阳离子交换膜与所述环形隔板包围成形有第一过水内腔,进入环形隔板内的水在直流电场和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下分离成净水和浓水并进入第一过水内腔中;离子交换膜、所述去极水隔板和所述极板包围成形有第二过水内腔,所述第二过水内腔内存储极水,所述第二过水内腔与所述第一出水通道连通,将第二过水内腔中的极水引导至第一出水通道中并随第一出水通道一道排出至外界。通过将第二过水内腔与第一出水通道连通,很好地解决了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极水排出而不发生渗漏和串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水安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何快速、健康的获取饮用水成为了人们关注的话题。因此,市面上各种净水器设备应运而生。
市场上几乎所有家用净水器都采用过滤的办法,将自来水中的有害物“挡”在饮用水的输出端之外。市售净水器采用膜过滤方法,依滤清精度分别为微过滤、超滤、超微过滤和反渗透(RO)。以反渗透净水为例,反渗透又称逆渗透,一种以压力差为推动力,从溶液中分离出溶剂的膜分离操作。对膜一侧的料液施加压力,当压力超过它的渗透压时,溶剂会逆着自然渗透的方向作反向渗透。从而在膜的低压侧得到透过的溶剂,即可以饮用的净水。长时间的使用,被“挡”在反渗透膜污水侧的污物堆积越来越多,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水质,需要经常更换上述反渗透膜,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滤芯”。
此外,家用净水器净化水的另一种方式是采用活性炭过滤技术,活性炭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去除水中的异味、色度甚至藻类,但是长时间使用后活性炭表面孔隙会堵塞,造成吸附能力下降,使得水处理效果变差,甚至会污染水质,因此,也需要经常更换“活性炭过滤器”才能满足使用要求。
也就是说,不论是采用上面说的反渗透法RO净水器还是活性炭过滤的净水器,为了保证饮用水的水质,都需要经常更换滤芯才能满足饮用要求,而经常更换滤芯的成本对普通家庭来说又很难承受,实际生活中,往往会过很长时间才会更换滤芯或是用了一段时间后就不再使用该净水器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无填充床电去离子技术,是一种电渗析(EDI)技术,其工作原理为:直流电场作用在电渗析器上,水溶液中的荷电离子发生选择性地定向迁移,阴阳离子选择性的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使得原水和净水分别位于阴阳离子交换膜的一侧。用这种电去离子技术时,交换膜在使用过程中自身并不发生损耗,因此不用更换维护,所以成本较低。
现有的大型水处理厂有采用上述电去离子技术对原水进行净化处理的。使用时,在电场的作用下,与阴极或阳极极性相反的离子会在阴极或阳极周围聚集,使极板周围产生大量的离子态极水,极水中含有各种离子,不适合饮用,因此,必须将所产生的极水和浓水一道去除掉。浓水处理厂在排放极水时采用的是开放式体系,对空间的利用要求低,阴极和阳极周围分别设置独立的极水通道,通过极水通道将极水排至外界。这些极水收集和排放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占据很大的空间。未能收集到管道的极水回渗漏到工作间地板,由地漏收集。而对于家用净水器而言,使用时不允许有渗透漏水和串流的情况发生且空间有限,由于电去离子工作原理及本身结构特征决定了使用若干对极板对水进行处理时,将极板周围的极水排出而不污染净水通道很困难,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将极水排出而不发生渗漏和串流,是现今家用电去离子水处理设备必须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家用水处理设备无法去除极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在小空间内全密封条件下、去极水效果好的电去离子水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永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永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21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污油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除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