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及其砌筑的工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00039.7 | 申请日: | 2017-0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98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秦红星;危木建;彭清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马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39/02 | 分类号: | C10B39/02;C10B2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代群群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焦炉 耐火 内衬 双斜道 及其 砌筑 工艺 方法 | ||
1.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包括支撑墙过顶(4)、斜道区内墙(8)和斜道区支撑墙(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墙斜拱(3),斜道区支撑墙(9)均匀分布在斜道区内墙(8)上,斜道区支撑墙(9)的顶部为支撑墙过顶(4),支撑墙斜拱(3)位于相邻的两个斜道区支撑墙(9)之间。
2.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砌筑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选择耐火砖并配套预演;
第二步:制作标准卡具;
第三步:确定各斜道区支撑墙(9)的位置,进行尺寸标识;
第四步:调制泥浆砌筑,采用标准卡具检测垂直度、平整度和尺寸;
第五步:采用先内后外、先上后下的砌筑支撑墙斜拱(3);
第六步:砌筑过程中,及时检测相应尺寸的误差并做出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砌筑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步中耐火砖选择特异型,并根据斜道区支撑墙(9)和相邻斜道区支撑墙(9)之间的斜拱支撑(3)在生产厂家进行配套预演,编号后成套包装运输到现场,根据钢结构以及砌筑安装误差,再次进行提前预演,正确选择耐火砖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砌筑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步中制作的标准卡具包括控制斜道区支撑墙(9)内径以及相邻斜道区支撑墙(9)间距的卡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砌筑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步中确定支撑墙的位置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以一次除尘中心确定0度线,用工具分出各斜道区支撑墙(9)的分度中心线,并将引线打在下部炉墙内衬(1)的正面、顶面和炉壳上;
步骤b,确定斜道区支撑墙(9)的标高位置,用经纬仪将其投影到斜道区内墙(8)的炉壳上并进行明显标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砌筑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耐火砖的公差尺寸、斜道区支撑墙(9)的分度中心线和标高位置线,调制泥浆,用耐火砖开始砌筑第一层;
步骤二,采用制作的标准卡具,稳固耐火砖的位置,并控制斜道区支撑墙(9)间的距离;
步骤三,每层砌体砌筑完毕后合门交圈,等完成一层的耐火砌体泥浆完全固化,再砌筑上一层;
步骤四,当支撑墙砌筑到分隔墙斜拱分界面时,再次复核每个支撑墙间的间隔距离以及支撑墙的内径尺寸;
步骤五,支设有足够强度的弧拱胎,开始砌筑分隔墙斜拱;
步骤六,斜道区支撑墙砌筑到离过顶部位9-11层砖时,再次复核所有部位的内径标高和水平度,产生的误差在砌筑该十层砖时利用泥浆厚度调整;
步骤七,支设足够强度的弧胎,砌筑支撑墙之间的过顶墙,完成斜道区耐火内衬砌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砌筑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砌筑过程中,调制泥浆凝结时间为1至3分钟,采用双面打灰,防止支撑墙大型砖前部下沉,倾头移位,泥浆初凝后,在勾缝三遍,确保灰缝的饱满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砌筑的工艺方法,特征在于,砌筑过程中,边砌筑边检查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确保分隔墙斜拱砌筑符合尺寸和同层高度的要求。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砌筑的工艺方法,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支撑墙的内径控制在0至+5mm,支撑墙间隔尺寸为0至+2mm的误差。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干熄焦炉耐火内衬双斜道砌筑的工艺方法,特征在于,步骤五中砌筑分隔墙斜拱时,每砌筑两层支撑墙砖,再砌筑一环分隔墙斜拱,斜拱两侧通过圆柱型卡槽咬合锁住,并安装陶瓷纤维纸和不锈钢板,达到支柱墙斜拱支撑分隔墙膨胀滑动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马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马钢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0003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配向剂及其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生活垃圾裂解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