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89103.7 | 申请日: | 2016-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91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明鲁吉;朴昞晳;崔纹硕;金起弘;金完会;库吗迪库州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电力公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24 | 分类号: | H04L12/24;H04L12/12;H04L29/08;H04L9/06;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张国香 |
地址: | 韩国全罗***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电表 远程管理系统 数据包 参数设置 远程管理装置 抄表数据 批量传输 数据形式 信息整合 远程地区 重复信息 变更 图像 传输 重复 | ||
1.一种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包括:
智能电表,其用于在远程地区收集抄表数据;及
远程管理装置,其用于在传输为了设置或变更所述智能电表参数所需的数据包时,只使用一次构成所述数据包的重复信息,将构成所述数据包的不重复的信息整合成一个并生成为连续的数据形式的图像,进行批量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重复信息包括HDLC头、HDLC尾、安全信息,所述不重复的信息包括要变更设置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管理装置利用DLMS/COSEM协议提供的“数据”接口类,将所述数据包的不重复的信息生成为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管理装置将所述图像定义为TLV形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管理装置在捆绑所述图像时,将输入对象参数的总个数和各参数使用的接口类名、OBIS代码、属性号和参数数据(属性值)实现规则化,生成为一个连续的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管理装置利用DLMS/COSEM协议提供的“图像传输”接口类传输所述生成的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电表确认所述图像本身的完整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智能电表利用SHA的散列算法、基于ECC或RSA公开密钥的签名/验证算法、CRC算法中任意一种算法,确认所述图像本身的完整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管理装置在所述数据包为ToU数据包的情况下,按详细项目分割后,只传输需要的项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远程管理装置在所述ToU数据包以数组或架构结构的组合形式构成参数值的情况下,在一个参数项目单位中,并非针对整个项目单位来变更设置,而是只传输将要变更的数据并进行变更。
11.一种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方法,包括:
在传输为了设置或变更智能电表参数所需的数据包时,只使用一次构成所述数据包的重复信息,将构成所述数据包的不重复的信息整合成一个并生成为连续的数据形式的图像的步骤;
用于向所述智能电表传输图像的准备步骤;
向所述智能电表传输图像的步骤;及
验证并应用向所述智能电表传输的图像的步骤。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准备步骤,确认所述智能电表是否能够接受图像传输和所述智能电表能接受的图像块的大小,指示所述智能电表的图像传输作业所需的初始化。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传输步骤,在向所述智能电表传输输入参数图像后,确认分割成块的图像传输完成,在所述分割成块的图像传输未能执行完成的情况下,确认是否能够重新传输,并从未传输的块开始接受重新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用于智能电表的批量参数设置的远程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验证及应用步骤,借助于所述智能电表,确认所述图像的完整性验证结果和将要输入的图像,应用输入参数图像的批量输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电力公社,未经韩国电力公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910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