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梯的对重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7059.6 | 申请日: | 2016-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15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岩城裕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6B11/00 | 分类号: | B66B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欧阳柳青;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梯 | ||
对重具备:矩形的框体,其在四边分别具有一对纵框部件和设置在一对纵框部件之间的一对横框部件;锁扣机构,其与框体连接;以及对重主体,其由框体支承,锁扣机构具有:第一锁扣部件,其沿框体的第一对角方向延伸;以及第二锁扣部件,其沿框体的第二对角方向延伸,并与第一锁扣部件交叉,第一锁扣部件的两端部及第二锁扣部件的两端部分别与纵框部件和横框部件的各个连接部连接。由此,不使对重的结构复杂就能够提高耐震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的对重。
背景技术
电梯的对重具有:层叠的对重主体,其由多张重量板堆叠而成;以及对重框,其支承对重主体。此处,为了在地震时确保轿厢内乘客的安全,对重框必须实行用于防止对重主体从对重框脱落的对策。
对于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对重框,在纵框的中间部卷绕作为锁扣件的钢丝绳,在地震时抑制对重框向左右方向扩张的变形,防止对重主体从对重框脱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06747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专利文献1的对重是在对重框的纵框的中央部设置锁扣件的结构,因此在四角、即纵框与横框的接合部会产生大的力矩。因此在层叠重块的重量重、纵框长的情况下,若要充分提高纵框与横框的接合部的强度,必须增大使纵框与横框接合的螺栓的大小、增加锁扣件的根数。因此,存在对重的结构变复杂且制造成本提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不使结构复杂就能够提高耐震性的电梯的对重。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梯的对重具备:矩形的框体,其在四边分别具有一对纵框部件和设置在一对纵框部件之间的一对横框部件;锁扣机构,其与框体连接;以及对重主体,其由框体支承,锁扣机构具有:第一锁扣部件,其沿框体的第一对角方向延伸;以及第二锁扣部件,其沿框体的第二对角方向延伸,并与第一锁扣部件交叉,第一锁扣部件的两端部及第二锁扣部件的两端部分别与纵框部件和横框部件的各个连接部连接。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对重,不使结构复杂就能够提高耐震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梯的对重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梯的对重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电梯的对重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图3所示的电梯的对重的上框部件与锁扣机构的钩部件卡合的情形的局部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梯的对重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图5所示的电梯的对重的上框部件与锁扣机构的棒状部件卡合的情形的局部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梯的对重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图7所示的电梯的对重的框体与锁扣机构的中空棒状部件卡合的情形的局部侧视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的对重的立体图。
图10A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的对重的第一锁扣部件的侧视图。
图10B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梯的对重的第二锁扣部件的侧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6的电梯的对重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70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