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旋转螺线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680085721.4 | 申请日: | 2016-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155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古贺欣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商鹰野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K33/16 | 分类号: | H02K33/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李辉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螺线管 | ||
具备:固定体部(Sc),其具备设置有位于前后的一对轴承部(3f、3r)的壳体(2);及可动体部(Sm),其具备被一对轴承部(3f、3r)转动自如地支承的转动轴(4),固定体部(Sc)被构成为具有:壳体(2),其由磁性材料构成;以及空心线圈(6),其固定于壳体(2)的内表面(2f)(或2r),该壳体2的内表面(2f)(或2r)为与转动轴(4)的轴向(Fs)正交的面,可动体部(Sm)包括:转子磁轭(7),其一端(7s)侧固定于转动轴(4);及磁铁部(8),其固定于转子磁轭(7)的作为与空心线圈(6)对置的面的对置面(7p)上,该对置面(7p)位于转子磁轭(7)的另一端(7t)侧,且该磁铁部(8)具备沿着该对置面(7p)的转动方向(Fr)而配置的一对磁铁(8a、8b)。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固定体部和可动体部的旋转螺线管,该固定体部具备设有轴承部的壳体,该可动体部具备转动自如地被支承于该轴承部的转动轴。
背景技术
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往复转动性的旋转螺线管用于对纸币进行划分的输送路径切换、和光学设备的光路切换等各种对两个位置进行切换的用途中。这样的用于切换用途的旋转螺线管显然是要求动作的可靠性的,而且还经常要求高速动作(高速处理)和小型化(薄型化)这样的矛盾的性能。
以往,作为适用于这样的用途的旋转螺线管,公知有本申请人已经提出的专利文献1中所公开的旋转螺线管。该旋转螺线管的目的在于通过减少部件件数及装配工时而实现成本的降低,且实现整体的小型紧凑化,具体地,具备:轴,其转动自如地被设置在壳体的轴承部支承;可动体部,其一端侧固定于轴,且另一端侧是自由端,由此能够进行旋转,并具备磁铁部;及励磁部,其固定于壳体,能够通过被进行供电控制而吸引或排斥可动体部,特别具备:可动体部,其在对应于三角形中的一个角部的位置处配置有轴,并在与剩余的角部对应的位置处配置有分别产生S极和N极的磁铁部;励磁部,其具有以使线圈轴向上的一个端面面对磁铁部的方式配置而成的单线圈;及可动体限制部,其将可动体部进行旋转的范围限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270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以上述的专利文献1的旋转螺线管为代表、特别是具备以轴为支点进行旋转位移的可动体部的以往的旋转螺线管的情况下,存在以下的应当解决的课题。
第一,通过使线圈与铁芯(E形磁轭)组合而作为电磁铁发挥功能,并且配置成使线圈的轴心与轴的轴心正交的位置关系,因此需要大型部件的铁芯,从而部件件数增多,并且基于部件的布局的整体结构也处于容易大型化的倾向。因此,在实现旋转螺线管的小型化,特别是实现薄型化时存在限制,并且这也是不可忽视的重量上升的要因、和成本上升的要因。
第二,通过针对线圈组合高磁导率的铁芯而构成磁极部,因此线圈的电感变得非常大。其结果,即便施加了驱动电压,电流的上升也会变得迟缓,从而导致响应性下降。其结果,例如在实现高速动作时也存在限制等,从而产生直接影响,成为导致旋转螺线管的使用对象设备中的生产性、处理速度下降的要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了在这样的背景技术中存在的课题的旋转螺线管。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商鹰野株式会社,未经日商鹰野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5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