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3274.9 | 申请日: | 2016-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80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发明(设计)人: | 野上真;伊藤伸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27/62 | 分类号: | G01N27/62;G01N1/00;G01N30/26;G01N30/7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宋俊寅;俞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析 装置 | ||
本发明的分析装置包括:向质量分析装置(100)内导入试料的试料导入部(101);对导入至装置内的试料进行处理的试料浓缩部(103);对在处理部中处理后的试料进行分析的检测部(104);以及对试料导入部(101)、试料浓缩部(103)、检测部(104)进行控制的控制部(105),试料导入部(101)具有试料导入阀(204),试料浓缩部(103)具有洗脱阀(402)以及清洗阀(401),清洗阀(401)配置于试料导入阀(204)与洗脱阀(402)之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分析对象物进行定量的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要实现30秒内的高吞吐量的分析的技术,存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具有如下机构的系统:该机构由2个6通阀所构成,样本回路、拉链、真空阱、试料导入用泵与前级侧的6通阀相连接,使用真空吸引方式将试料导入至样本回路后,通过切换阀的流路从而向后级的阀输送试料。
另外,记载了管柱、试料洗脱用泵与后级的阀相连接,并且将试料导入至管柱后,通过切换阀的流路从而向后级的试料分析器中输送试料。
还记载有:之后,朝着与向管柱的试料导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横跨不溶母材上,对洗脱液进行反向洗脱,使用输出包含分析物的试料的工序的情况下,为了以周期性的速度输出多个试料使流体通过,然后重复对洗脱液进行反向洗脱的工序,且维持朝向试料分析器的连续性的洗脱液的流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4613279号公告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临床诊断领域中,作为检查方法,质量分析器的用途正在扩大。针对该检查方法,作为医院、检查公司、患者、临床检查技师对于装置规格的要求,寻求高吞吐量、高精度、低携带污染、简单维护、较低的检查单价。
以往的检查方法即免疫测定有如下的缺点:由于需要将测定对象成分作为抗原来制作抗体,因此检查成本变得昂贵;与代谢物等的类似化合物间的交叉反应、抗体的非特异反应以外,对于原本就无法制作抗体的测定对象成分无法适应等。针对这一点,质量分析器、特别是三级四极质量分析器的选择性与灵敏度的高度能够弥补免疫测定的缺点,因此可期待作为临床诊断的新的检查方法。
在利用质量分析器对作为血清、血浆、尿采集的患者检体进行检查时,一般需要进行试料前处理的前处理部。这是为了提高精度、以及通过分离夹杂物与测定对象成分从而减小质量分析器的负荷。
作为前处理部,广泛采用使用搭载了固相萃取管柱(Solid Phase Extraction,SPE)、HPLC管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高效液相色谱法)的液相色谱仪,在进行患者检体的成分分离之后导入质量分析器中的方式。
液相色谱仪包含有自动采样器(自动试料注入装置),从设置在试料支架上的试料小瓶中使用针吸引方式吸引试料,注入于液体注射阀的注入端口,导入至包含管柱的流路系统中。自动采样器中,为了在导入试料后减少携带污染,对针、液体注射阀、注入端口以及流路配管进行彻底的清洗。
在此,为了维持液相色谱仪的测定精度,管柱的清洗以及平衡化、流路配管等的清洗、溶液混合比的初始化是必须的,并且现行的高吞吐量的装置也需要1分钟(60秒)以上的吞吐量。然而,由于吞吐量对检查单价有较大贡献,因此寻求更高吞吐量的前处理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327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