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环境噪声唤醒计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80652.8 | 申请日: | 2016-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7009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A·W·克拉克;K·E·比格斯;R·E·霍奇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 |
主分类号: | G06F1/3231 | 分类号: | G06F1/3231;G06F1/3215;G06F1/3206;G06F1/324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王洪斌;陈岚 |
地址: | 美国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环境噪声 唤醒 计算 设备 | ||
本文公开的示例为计算设备提供了确定噪声阈值以在环境噪声上唤醒的能力。在一个示例方法中,计算设备在一个时间段内追踪由计算设备的麦克风检测到的声音,并且基于在该时间段内追踪的声音,确定噪声阈值。计算设备调整麦克风的灵敏度以在由麦克风检测到的环境噪声要具有等于或超过噪声阈值的信号强度时唤醒计算设备。
背景技术
休眠模式是用于诸如计算设备、电视和远程受控设备之类的电子设备的低电力模式。与使电子设备保持完全开启相比,休眠模式显著节省电消耗,并且在恢复时允许用户避免必须重新发出指令或等待电子设备重启。
附图说明
图1图示了根据示例的用于确定噪声阈值以在环境噪声上唤醒的计算设备;
图2图示了根据示例的确定噪声阈值以基于环境噪声唤醒计算设备的的计算设备处的操作的方法;和
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计算设备中,进入休眠状态大致相当于“暂停”机器的状态。当还原时,操作从相同的点继续,从而使相同的应用和文件打开。机器状态保存在RAM中,并且当被置于休眠模式时,计算设备消减不需要的子系统的电力并将RAM置于最小电力状态,最小电力状态仅足以保留其数据。计算设备在休眠时必须消耗一些能量以便为RAM供电并且能够响应于唤醒事件。唤醒事件的示例包括按下电力按钮或诸如来自包括键盘和/或鼠标的外设的与计算设备的其他物理交互。
本文公开的示例为计算设备提供了这样的能力,用于在一段时间内记录和追踪噪声模式以便确定用于被配置为在与计算设备的任何物理交互之前在环境噪声上唤醒的计算设备的长期校准设置。因此,当用户可能意图使用计算设备时,计算设备可以准备就绪,而不是等待用户经由与计算设备的物理交互来物理地唤醒计算设备。
作为示例,校准设置标识一天的关键(pivotal)范围以调整计算设备的麦克风的灵敏度,以便最大化计算设备处于休眠模式的时间。校准设置被优化以便确保计算设备在休眠并且尽可能多地节省电力,同时灵敏到足以在普通用户通过产生特定阈值处或以上的噪声来触发计算设备时唤醒。作为示例,计算设备可以考虑到该噪声阈值的自动重新校准,从而允许计算设备在它更多地了解其周围和环境改变时调整自身。
参考附图,图1图示了根据示例的用于确定噪声阈值以在环境噪声上唤醒的计算设备100。计算设备100包括用于检测计算设备100附近的声音的麦克风102,并且用于确定噪声阈值,如将进一步描述的。由于麦克风102可以被配置为在特定阈值处或以上的任何噪声水平处唤醒计算设备100,所以然后必须确定该阈值。虽然噪声阈值可以例如由工厂或用户自身预设,但是如果设置了太低的噪声阈值,则计算设备100可能从不进入休眠。作为示例,如果计算设备100在会议室中,则诸如在会议室外走来走去的人、嘈杂的空调、或邻近房间中的扬声器之类的噪声可能不断地使计算设备100保持唤醒。类似地,如果噪声阈值被设置得太高,则计算设备100可能在不合期望的量的时间内保持休眠。作为示例,用户将在意图为开始他们的会议的情况下进入会议室,并对设备未自动开启和唤醒感到失望。如将进一步描述的,计算设备100可以在设置的时间段内校准自身,然后取决于一天中的时间和校准设置来智能地设置噪声阈值。
计算设备100描绘了处理器104和存储器设备106,并且作为执行其操作的计算设备100的示例,存储器设备106可以包括可由处理器104执行的指令113-115。因此,存储器设备106可以据称为存储程序指令,所述程序指令在由处理器104执行时实现计算设备100的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未经惠普发展公司,有限责任合伙企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806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