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和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8785.1 | 申请日: | 2016-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76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P·卡尔森;R·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14 | 分类号: | H04L5/14;H04W72/00;H04L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黄纶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无线电通信 方法 用于 无线通信 系统 用户 设备 | ||
控制无线电通信的方法和用于无线通信系统的用户设备。监测与无线电装置和其它无线电装置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响应于满足至少一个条件,针对无线电装置与其它无线电装置进行的无线电通信激活全双工操作。全双工操作包括在载波频率上从无线电装置向其它无线电装置发送第一信号以及同时在相同载波频率上从其它无线电装置向无线电装置发送第二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传输的方法以及对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已知使用全双工操作或半双工操作。在全双工操作的情况下,无线电装置可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而在半双工操作的情况下,无线电装置可只在给定时间进行发送或接收。例如,针对3GPP所指定的LTE无线电技术,定义全双工操作模式。在针对LTE无线电技术指定的全双工操作的情况下,在频域中将发送无线电信号与接收无线电信号分开,即,针对发送无线电信号和接收无线电信号使用不同的载波频率。
为了进一步增强容量或性能,还建议在相同载波频率上使用全双工操作。对应的研究在例如D.Bharadia等人的“Full-duplex Radios”(全双工无线电)(SIGCOMM的ACMSIGCOMM 2013会议论文集(2013))中有所描述。
然而,已经表明,在相同载波频率上利用全双工操作受到某些限制,使得通常不可能完全基于相同载波频率上的全双工操作来操作大规模无线通信系统。例如,在某些无线电装置之间,由于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的过度干扰(也被称为自干扰),导致在相同载波频率上进行全双工操作会是不可能的。
因此,需要允许在相同载波频率上高效地利用全双工操作的技术。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控制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传输的方法。该方法涉及监测与无线电装置和其它无线电装置的无线电通信关联的至少一个条件。响应于满足所述至少一个条件,针对所述无线电装置与所述其它无线电装置进行的无线电通信激活全双工操作。全双工操作包括在载波频率上从无线电装置向其它无线电装置发送第一信号以及同时在相同载波频率上从其它无线电装置向该无线电装置发送第二信号。
根据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条件基于无线电装置处的第一信号的发送信号强度和其它无线电装置处的第二信号的发送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个。更具体地,所述至少一个条件可以基于所述发送信号强度低于阈值。例如,如果发送信号强度低于所述阈值,则可激活全双工操作。
根据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条件基于无线电装置处的第二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和其它无线电装置处的第一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中的至少一个。更具体地,所述至少一个条件可以基于所述接收信号强度高于阈值。例如,如果接收信号强度高于所述阈值,则可激活全双工操作。
根据实施方式,至少一个条件基于无线电装置与其它无线电装置的距离。更具体地,所述至少一个条件可以基于所述距离低于阈值。例如,如果所述距离低于所述阈值,则可激活全双工操作。
另外,至少一个条件基于无线电装置相对于其它无线电装置的运动。例如,如果无线电装置相对于其它无线电装置的运动在特定限度内,例如,如果相对速度低于阈值,则可激活全双工操作。
另外,至少一个条件可以基于无线电装置与其它无线电装置进行的所述无线电通信的服务质量需求。例如,如果向无线电通信指派低服务质量类别,则可激活全双工操作。
另外,至少一个条件可以基于与无线电装置和其它无线电装置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关联的业务类型。例如,如果所述无线电通信被用于传送尽力而为业务,则可激活全双工操作。
另外,至少一个条件可以基于与无线电装置和其它无线电装置进行的无线电通信关联的带宽需求。例如,如果存在低带宽需求,则可激活全双工操作。
根据实施方式,该方法还可涉及响应于不满足至少一个条件而停用全双工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集团公司,未经索尼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87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