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控制设备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6310.9 | 申请日: | 2016-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32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金载洪;文景填;郑载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12/28 | 分类号: | H04L12/28;H04L29/08;H04Q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谢玉斌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控制 设备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涉及用于设备的控制装置和方法,该设备通过与物联网(IoT)技术相结合而实现智能化。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基于物联网相关的技术的智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互联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小型零售商、安全和安全相关服务等)。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用于在第一设备处控制第一设备的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从第二设备接收关于第二设备的控制状态信息;获取第一设备的控制信号;基于接收到的控制状态信息和获取的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一个,从至少一个或更多个存储的控制规则中选择一个;以及基于选择的控制规则对第一设备执行控制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控制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互联网正在从人类创造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演变为信息在事物或其他分布组件之间进行通信和处理的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网络。万物互联(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技术可以是通过例如与云服务器的连接将大数据处理技术与IoT技术结合的示例。
为了实现物联网,需要诸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等技术要素。目前正在进行对象间连接技术(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或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的研究。此外,物联网环境可以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IT)服务,从而为人类的生活创造新的价值,该智能互联网技术服务收集并分析由彼此相连的事物生成的数据。通过现有IT技术和各种行业的转换或整合,物联网可以具有各种应用,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互联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或智能家电行业或最先进的医疗服务。特别地,配备物联网的设备正在不断增加,以实现智能家居。
随着1990年代后期互联网在智能家居方面的推广,基于高速互联网的家居网络(数字家居、智能家居或智慧家居)得以实现,从而通过网络实现对基本的家用灯和电器、电源和空调的控制。此外,自从2000年后期以来,智能手机和应用的广泛使用允许实现智能家居,其中可以通过家居网络远程控制和监视家用灯和电器、电源和空调。自2010年中期以来,物联网设备和智能设备变得司空见惯,从而导致基于物联网的情境认知智能家居,该智能家居可以在没有人参与的情况下自行识别、确定和控制家居环境和情境。
本发明的详细说明
技术问题
在采用越来越多的配备有线/无线通信功能和处理器的物联网设备或智能设备以及处理器来实现基于物联网的情境认知智能家居的环境中,用户利用各种设备控制设置来允许他们的家居设备彼此互通以按照自定义方式来适应他们的偏好或设置控制。然而,由于需要处理越来越多的家居物联网设备或智能设备,用户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设备间互操作的初始设备控制设置和自定义控制设置中,以便可以以自定义方式控制家居设备。用户对设备自定义控制的初始设置中的这种困难可能是智能家居推广的障碍。
同时,在控制家居设备时,用户倾向于根据他们的倾向或偏好显示相同或相似的使用模式。作为示例,某些用户可以在控制家居设备时显示相似或重复的使用模式,诸如将电视设置为剧院模式、调高与电视连接的蓝牙扬声器的音量、关闭或调暗环境灯以及关闭窗户和窗帘,以便在家中观看电影时将家居环境设置为更接近剧院的环境。因此,用户无论何时以相同或相似的方式控制或执行家居设备上的特定设置,都会对在家居设备上重复相同或相似的控制或设置感到困扰。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分析用户对设备的使用模式并以自动化或自定义方式控制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关于设备的控制状态信息和关于外部设备的控制状态信息来控制设备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关于设备的控制状态信息和关于外部设备的控制状态信息来生成设备的控制规则的方法和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631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