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系二次电池多孔膜用粘结剂组合物、浆料组合物、多孔膜及非水系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73434.1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700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秋池纯之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瑞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50/411 | 分类号: | H01M50/411;C08J9/28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赵曦;刘继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系 二次 电池 多孔 粘结 组合 浆料 | ||
本发明的非水系二次电池多孔膜用粘结剂组合物包含聚合物和有机溶剂,有机溶剂的沸点为30℃以上且100℃以下,聚合物的溶解度参数SPp与有机溶剂的溶解度参数SPs的差的绝对值|SPdiff|=|SPp‑SPs|为1.5以上且6.0以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系二次电池多孔膜用粘结剂组合物、非水系二次电池多孔膜用浆料组合物、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多孔膜及非水系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二次电池等非水系二次电池(以下有时简写为“二次电池”。)具有小型、轻质且能量密度高、还能够反复充放电的特性,被使用于广泛的用途。而且,二次电池通常具有正极、负极以及将正极与负极隔离从而防止正极与负极之间短路的间隔件等电池构件。此外,在二次电池中,有时以耐热性、强度的提高等为目的而在这些电池构件上设置多孔膜作为保护层。
在此作为多孔膜,可举出将有机粒子、无机粒子等非导电性粒子通过粘结剂进行粘结而形成的多孔膜。这样的多孔膜通常以如下方式形成:准备使非导电性粒子、粘结剂等多孔膜材料溶解或分散于水等分散介质中的浆料组合物(以下,有时称为“多孔膜用浆料组合物”),使该多孔膜用浆料组合物涂敷在电极、间隔件等基材上并使其干燥而形成。
而且,近年来以二次电池的进一步高性能化为目的,正积极进行着多孔膜、更具体而言多孔膜中使用的粘结剂的改进。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使用如下粘结剂形成多孔膜的技术,该粘结剂由在同一分子内包含腈基、亲水性基团以及碳原子数为4以上的直链亚烷基结构单元的聚合物形成,构成该粘结剂的聚合物中的腈基的含有比例为1~25质量%,该聚合物的碘值为0mg/100mg以上且30mg/100mg以下。报告了专利文献1的多孔膜的耐热性、柔软性及粘接性优异,并且可以有助于电池的循环特性的改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2/057324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二次电池的制造工艺中,有时将浸渍于电解液之前的电池构件和多孔膜分别切断为期望的尺寸。此时,如果多孔膜所包含的粘结剂的粘接性不充分,则构成多孔膜的粒子状物质可能从多孔膜脱落(以下称为“粉脱落”),可能在其后的电池的工作环境下引起电池性能的降低。因此,要求多孔膜不易粉脱落,即要求高的耐粉脱落性。或者,有时将浸渍于电解液之前的电池构件和多孔膜层叠而得到层叠体,将该层叠体根据需要切断为期望的尺寸,或以层叠体的状态搬运。此时,层叠体要求电池构件和多孔膜之间的粘接性高。如果粘接性不充分,则切断或搬运时,有时会出现层叠的电池构件、多孔膜之间彼此产生位置偏移、不良的产生、生产率的降低这样的问题。因此,多孔膜要求除上述那样的高耐粉脱落性以外,兼具电池的制造工艺中的电池构件彼此的高粘接性(以下也称为“工艺粘接性”)。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非水系二次电池多孔膜用粘结剂组合物,其能够形成耐粉脱落性和工艺粘接性优异、也能够使二次电池的高温循环特性、低温输出特性这样的电池特性提高的多孔膜。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非水系二次电池多孔膜用浆料组合物,其能够形成耐粉脱落性和工艺粘接性优异、也能够使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提高的多孔膜。
进而,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耐粉脱落性和工艺粘接性优异、也能够使二次电池的电池特性提高的非水系二次电池用多孔膜。
而且,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温循环特性、低温输出特性这样的电池特性优异的非水系二次电池。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瑞翁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瑞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734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