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单体式血清移液管及其生产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69095.X | 申请日: | 2016-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0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J·C·小卡多特;G·R·马汀;M·K·谢弗;J·M·塞莫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L3/02 | 分类号: | B01L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徐鑫;项丹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头 主体区域 移液管 弯曲表面 嘴区域 真空成形 单体式 脊状物 凸起物 血清 吹塑 围住 生产 | ||
移液管可以包括长度、纵轴和围住了空间的内部弯曲表面。移液管可以具有吸头区域,其具有吸头厚度。吸头区域可以与具有主体厚度的主体区域相连。吸头厚度可以大于主体厚度。主体区域可以与具有嘴厚度的嘴区域相连。嘴厚度可以大于主体厚度。内部弯曲表面在吸头区域与主体区域之间或者在主体区域与嘴区域之间可以不含凸起物或脊状物。可以通过吹塑或真空成形来形成移液管。
相关申请的交叉参考
本申请要求2015年11月2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第62/259,811号,2016年04月26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第62/327,823号,以及2016年10月05日提交的美国临时申请系列第62/404,677号的优先权,本文以其作为基础并将其全文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单体式血清移液管以及通过例如吹塑或真空成形的形成方法。
技术背景
目前,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单体式血清移液管:(A)将嘴状物(mouthpiece)移液管组件和吸头(tip)移液管组件焊接到中空管上;或者(B)对厚壁中空管进行再加热以及向下拉制和在一端或两端对移液管进行修整以形成嘴状物和吸头。这些方法分别在部件成本、材料浪费、质量或性能方面具有某些缺点。
发明内容
任选地,移液管可以包括长度、纵轴和围住了空间的内部弯曲表面。移液管还可包括具有第一直径和第一厚度的吸头区域。吸头区域可以与具有第二直径和第二厚度的主体区域相连。第二直径可以大于第一直径。主体区域可以与具有第三直径和第三厚度的嘴区域相连。第二直径可以大于第三直径。第二厚度可以小于第一厚度或第三厚度。内部弯曲表面在吸头区域与主体区域之间或者在主体区域与嘴区域之间可以不含凸起物或脊状物。
任选地,生产移液管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型坯,将型坯插入模具中,以及对型坯进行吹塑或真空成形以形成具有模具的形状的移液管。型坯是热的预成形件,例如,管形状的挤出物形式。型坯可能没有其离开挤出步骤时那么热,并且可以将这种热的部件直接放在模具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冷的预成形件。型坯可以具有纵轴和围住了空间的内部弯曲表面。模具可以具有模具腔以及近端和远端模具端部特征。移液管可以具有远端和近端。
任选地,生产移液管的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提供型坯,将型坯插入具有至少两个模具腔的模具中,以及对型坯进行吹塑或真空成形以形成具有所述至少两个模具腔的形状的至少两个移液管。型坯可以具有纵轴和围住了空间的内部弯曲表面。每个模具腔可以具有近端和远端模具端部特征。所述至少两个移液管可分别具有近端和远端。
将在以下详细描述中给出了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在阅读和理解该详细描述之后,其中的部分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通过实施包括以下权利要求书和附图在内的详细描述的本文所述的实施方式而被认识。
应理解,前面的一般性描述和以下的详细描述都描述了各种实施方式且都旨在提供用于理解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性质和特性的总体评述或框架。包括的附图提供了对各种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文所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且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原理和操作。
附图说明
以下是结合附图进行的附图说明。为了清楚或简明起见,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附图的某些特征和某些视图可以按比例放大显示或示意性显示。
图1a-1d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单体式血清移液管的一个例子。
图2a-2d显示根据本公开通过吹塑形成单体式血清移液管的一个示例性方法。
图3a-3c显示根据本公开通过真空成形形成单体式血清移液管的一个示例性方法。
图4a-4c显示根据本公开的包含模具内划痕(in-score)特征的一个示例性模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90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