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6046.0 | 申请日: | 2016-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692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飞田慎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4;G01R31/58;G01R19/165;G05F1/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 ||
在向负载电路的电源供给线路为2个以上线路的情况下,存在检测电源供给线路的异常的微机的端口数量增加的问题。第一电阻(R1)以及第二电阻(R2)共同连接到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被连接到微机15的监控端口,并且通过第四电阻(R4)而接地。微机(15)判别被输入到监控端口的监控电压的电压值,并且判定第一电源供给线路(L1)以及第二电源供给线路(L2)的异常。具体地,对第一电源供给线路(L1)、第二电源供给线路(L2)是否在接地侧短路、电压是否由于断开线路等未输出到第一电源供给线路(L1)、第二电源供给线路(L2)进行判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有一种电子设备,其从电源供给电路向负载电路供给电源以驱动负载电路。负载电路例如为传感器等。在这样的电子设备中,进行连接电源供给电路与负载电路的电源供给线的短路等的异常的检测。在专利文献1中,将电源供给线路的电压分压,将该电压作为监控电压输入到微机的端口,通过微机监控监控电压来判定电源供给线路的短路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4-1170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连接电源供给电路与负载电路的电源供给线路为2个以上线路的情况下,存在检测电源供给线路的异常的微机的端口数量增加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第一电源供给电路,其通过第一电源供给线路向第一负载电路供给电源;第二电源供给电路,其通过第二电源供给线路向第二负载电路供给电源;第一电阻,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电源供给线路;第二电阻,其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源供给线路;第三电阻,其与所述第一电阻以及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以及监控电路,其通过所述第三电阻被输入监控用的电压,所述监控电路基于所述电压来判定所述第一电源供给线路以及所述第二电源供给线路的异常。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连接电源供给电路与负载电路的电源供给线路增加为多个线路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增加微机的端口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2的(A)、(B)、(C)、(D)、(E)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等效电路的图。
图3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等效电路的常数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监控电压的图表。
图5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图6的(A)、(B)、(C)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等效电路的图。
图7为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监控电压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的电路结构图。
第一电源供给电路11作为电源被供给电压V,并且基于该电压V输出电压V1。电压V1作为第一负载电路12的电源,通过第一电源供给线路L1被供给到第一负载电路12。第一负载电路12例如为传感器、DC风扇等。
第二电源供给电路13作为电源被供给电压V,并且基于该电压V输出电压V2。电压V2作为第二负载电路14的电源,通过第二电源供给线路L2被供给到第二负载电路14。第二负载电路14例如为传感器、DC风扇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6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