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5211.0 | 申请日: | 2016-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489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桥勇树;关口力;坂口和隆;北村泰隆;加贺美雅春;稻本繁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06B1/04 | 分类号: | B06B1/04;H02K3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蕴;李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促动 佩戴 终端 以及 来电 通知 功能 设备 | ||
本发明实现能变得小型、组装性、耐久性优异且适宜地进行振动的振动促动器。具有:固定体,其具有面状部以及配置于上述面状部的扁平的线圈;以及可动体,其具有与上述线圈对置的磁体,并且通过上述线圈与上述磁体的配合来在上述面状部上相对于上述固定体沿一个方向进行往复振动。上述固定体具有一对线性轴承,一对线性轴承分别沿在上述可动体中沿上述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两侧面配置,并且具有滚动自如且能与上述两侧面分别接触的球体,上述可动体被保持为经由上述线性轴承的上述球体沿上述一个方向振动自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背景技术
现今,作为用于向使用者报告移动电话等移动信息终端的来电等的振动产生源,或者作为向手指、手足等传递触摸面板的操作感触、游戏机的控制器等游戏装置的游戏的临场感的振动产生源,公知有振动促动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3)。
专利文献1所示的振动促动器形成为平板状,从而变得小型。专利文献1的振动促动器具有被支轴支撑的可动部由传动轴支撑为滑动自如的平板形状。
专利文献2所示的振动促动器具有具备箱体及线圈的固定件、以及具有配置在箱体内的磁体及重物部的可动件,通过线圈与磁体的配合,相对于传动轴滑动自如的可动件相对于固定件在振动方向上线性地进行振动。线圈卷绕在包括磁体在内的可动部的外侧。
并且,专利文献3是具有对置配置的扁平线圈和配置在扁平线圈上的扁平磁体的VCM(Voice Coil Motor,音圈电机)原理的促动器。
在这些振动促动器中,可动件均滑动自如地设于传动轴,并且由弹簧弹性支撑为能够沿振动方向进行振动。在以VCM作为驱动原理的振动促动器中,在通常时在该磁路结构上不作用磁吸引力。因此,弹性保持可动部的部件主要由金属弹簧构成。而且,考虑将这些振动促动器搭载于例如专利文献4所示的具有振动通信功能的环状的输入设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09594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5-11201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4875133号公报
专利文献4:国际公开第2014/130946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现有的振动促动器的结构中,在用于环状的输入设备等的情况下,当将平板形状的促动器安装于环状设备时,必须增大安装空间,从而需要使环状设备本身变得大型。因而,有想要实现能够变得更加小型的振动促动器的迫切期望。
并且,上述的专利文献1~3的振动促动器仅利用金属弹簧来保持可动件,从而机械方面的负担变大。由此,根据振动促动器的驱动状况,因金属疲劳、破损而变得无法驱动,从而有产品寿命受到限制的问题。
另外,在平板形状的促动器中,在由支轴构造对可动部进行滑动支撑的情况下,需要针对旋转方向的限制,从而考虑使用与轴不同地相互滑动的部分,但因部件件数的增大导致成本增加,并且因滑动部增加而摩擦衰减变大,因此有可能导致输出的降低的问题。并且,在支轴构造中,根据滑动支撑于传动轴的部件的尺寸精度、两根传动轴的平行程度,传动轴与被滑动支撑的部件双方间的摩擦增大,从而有可动体的振幅降低的担忧。因此,尤其是在变得小型的情况下,要求高精度的组装性。
本发明是鉴于这一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变得小型、组装性、耐久性优异且适宜地进行振动的振动促动器、可佩戴式终端以及来电通知功能设备。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振动促动器的一个方案采用如下结构,具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美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美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52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阵列的声窗层
- 下一篇:振动发生器和用于将打桩体引入到土壤中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