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非水电解液及蓄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62669.0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525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藤本翔平;河野佑轨;藤田浩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精化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7 | 分类号: | H01M10/0567;C07C311/09;C07D295/26;H01G11/06;H01G11/60;H01G11/62;H01G11/64;H01M10/052;H01M10/0568;H01M10/0569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张晶;谢顺星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解液用 添加剂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其包括下述式(1)所表示的二磺酰胺化合物。式(1)中,A表示CmH(2m‑n)Zn,m表示1~6的整数,n表示1~12的整数,2m‑n为0以上,Z表示卤素原子,R1、R2、R3及R4表示经可具有取代基的苯基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等,R1及R2、以及R3及R4可为分别进行连结并与氮原子一同形成环状结构的总碳原子数为2~5的亚烷基。[化学式1]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了该非水电解液用添加剂的非水电解液及使用了该非水电解液的蓄电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对于环境问题的解决、可持续的循环型社会的实现的关注与日俱增,正广泛地进行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及电气双层电容器等蓄电装置的研究。其中,锂离子电池因工作电压与能量密度高,因此用作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等的电源。与铅电池或镍镉电池相比,这些锂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高且可实现高容量化而受到期待。
但是,锂离子电池存在电池的容量伴随充放电循环的过程而下降的问题。
作为抑制伴随充放电循环的过程的电池容量的下降的方法,正研究向电解液中添加各种添加剂的方法。添加剂在初期的充放电时分解,并在电极表面上形成被称为固体电解质界面(SEI)的覆膜。由于SEI是在充放电循环的初期的循环中形成,因此电解液中的溶剂等的分解不会耗电,锂离子能够经由SEI在电极中往返。即,认为SEI的形成对于防止重复充放电循环时的非水电解液二次电池等蓄电装置的劣化,提高电池特性、保存特性或负载特性等发挥较大的作用。
作为形成SEI的电解液用添加剂,例如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3中公开有环状单磺酸酯。在专利文献4中公开有含硫芳香族化合物,在专利文献5中公开有二硫化合物。在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9中公开有二磺酸酯。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1021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0037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339850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05-258753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1-052735号公报
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2009-038018号公报
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2005-203341号公报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2004-281325号公报
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5-228631号公报
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平05-74486号公报
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2014-01372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精化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精化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626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二次电池用非水电解液和二次电池
- 下一篇:用于电化学电池的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