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二尖瓣瓣膜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9611.0 | 申请日: | 2016-10-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6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曾敏;P·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F2/24;A61F2/82;A61F2/90;A61M29/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尚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03 | 代理人: | 王利彬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瓣瓣 组件 | ||
一种心脏瓣膜组件具有框架,所述框架具有锚固区段,所述锚固区段由多排单元限定,其中每个单元由包围每个单元的多个支柱限定;以及从所述锚固区段延伸的一对支腿。所述组件还包括小叶组件,所述小叶组件具有缝合至所述支腿的多个小叶。所述心脏瓣膜组件被输送至原生二尖瓣环的位置,并且所述锚固区段在左心房内展开,以使得所述锚固区段被完全保持在所述左心房中,并且所述支腿和所述小叶延伸穿过所述原生二尖瓣环。
发明背景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经导管置换二尖瓣瓣膜的方法、系统和设备,以恢复患者的二尖瓣瓣膜功能。
2.现有技术描述
多年来一直使用人工心脏瓣膜来治疗心脏瓣膜疾病。原生心脏瓣膜(诸如主动脉瓣膜、肺动脉瓣膜和二尖瓣瓣膜)在确保充足的血液供应通过心血管系统向前流动中起到关键性作用。这些心脏瓣膜会因先天性、炎症性或传染性疾病而变得不太有效。这类疾病最终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功能不良或死亡。多年以来,对这类病症的确定性治疗是在心内直视手术期间以外科手术修复或置换瓣膜,但是这类外科手术会带来创伤并且容易引起并发症。
最近,已经开发了使用柔性导管以比心内直视手术的侵入性更低的方式引入和植入人工心脏瓣膜的经血管技术。在这项技术中,人工瓣膜以卷曲状态安装到柔性导管的端部上,并且通过患者的血管前进,直到瓣膜到达植入位置。随后导管尖端处的瓣膜之后诸如通过对安装了所述瓣膜的球囊充气而在有缺陷的原生瓣膜的位置处膨胀至其功能尺寸。可替代地,瓣膜可以具有有弹性的自膨胀式支架或框架,所述支架或框架在所述瓣膜从导管远端处的输送鞘管前进时将瓣膜膨胀至其功能尺寸。
然而,不同于主动脉瓣膜,二尖瓣瓣膜环并未提供良好的界标来定位置换二尖瓣瓣膜。在需要置换主动脉瓣膜的患者体内,主动脉环的高度和宽度在与钙形成相关联的退行性疾病存在的情况下通常会增大。由于主动脉环的横截面积减小,所以组织的这些变化使得能够更容易将置换主动脉瓣膜正确地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处。然而,在经历反流的二尖瓣瓣膜中并不存在通常发现于主动脉瓣膜的退行性变化,并且二尖瓣瓣膜环因此通常比病变的主动脉瓣膜环更薄。更薄的二尖瓣瓣膜环使得将置换二尖瓣瓣膜正确地安设在原生二尖瓣瓣膜环中变得相对更为困难。二尖瓣瓣膜环的一般解剖结构也使得将置换二尖瓣瓣膜正确地锚固在适当的位置变得更为困难。与主动脉瓣膜环所提供的从主动脉到左心室的过渡相比,二尖瓣瓣膜环提供了从左心房到左心室的更平滑的过渡。主动脉环在解剖结构上更为明显,提供更大的“凸起”,在所述凸起上,置换主动脉瓣膜可以更容易地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处。
因此,更大的二尖瓣瓣膜环使得难以将当前经皮输送的瓣膜牢固地植入在原生二尖瓣位置中。已经作出一些尝试来通过以下方式输送和植入一件式置换二尖瓣瓣膜:夹紧在环上;或钩挂在腱索上;以及使植入框架膨胀而紧配在环中。这些方法或多或少会改变患者的解剖结构并且会影响主动脉瓣膜的功能和血液流动。
因此,仍然需要一种置换二尖瓣瓣膜,所述置换二尖瓣瓣膜可以通过经皮输送而牢固地植入在原生二尖瓣位置处,而不会使患者的解剖结构变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二尖瓣瓣膜组件和相关联的输送系统,其允许以经皮经导管方式将自膨胀支架内的生物瓣膜放置在患者的原生二尖瓣位置处。
本发明提供一种心脏瓣膜组件,所述心脏瓣膜组件具有框架,所述框架包括锚固区段,所述锚固区段由多排单元限定,其中每个单元由包围每个单元的多个支柱限定;以及从锚固区段延伸的一对支腿。所述组件还包括小叶组件,所述小叶组件具有缝合至支腿的多个小叶。锚固区段具有类似于左心房的配置的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将心脏瓣膜组件固定在人体心脏的二尖瓣位置中的方法。所述心脏瓣膜组件被输送至原生二尖瓣环的位置,并且锚固区段在左心房内展开,以使得锚固区段被完全保持在左心房中,并且支腿和小叶延伸穿过原生二尖瓣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案的以膨胀配置示出的二尖瓣瓣膜组件的透视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启明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96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推动的植入物传送系统
- 下一篇:主动脉瓣环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