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56729.8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91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小松彰;小嶋伸幸;須原遼太;村田将明;風呂夏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11/79 | 分类号: | F24F11/79;F24F13/14;F24F13/20;F24F13/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送风 室内机组 开口 室内空间 空调装置 气流切换 气流阻碍 送风风速 舒适度 送出 气温 阻碍 | ||
在室内机组(10)上形成有多个送风开口(24a~24d)。在室内机组(10)的气流切换循环中,执行全部送风动作和部分送风动作。在全部送风动作中,从全部送风开口(24a~24d)送出调节空气。在部分送风动作中,部分送风开口(24a~24d)的送风气流被气流阻碍机构阻碍,剩余送风开口(24a~24d)的送风风速变高。其结果是,室内空间的各部分处的气温差缩小,室内空间的舒适度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在天花板上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
背景技术
迄今,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已广为人知。这种室内机组设在天花板附近,向室内空间送出已加热或已冷却的空气。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15-0944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这种室内机组具有多个送风口,在运转时原则上会从全部送风口送出空气。如果送风口的送风风速(即从送风口送出的空气的流速)较低,则暖气或冷气就会仅滞留在离室内机组相对较近的区域,室内空间的各部分处的气温差变大,使室内的舒适度变差。
针对上述问题,可以想到以下对策:提高送风风速,使送风气流(即从送风口送出的空气流)也能到达离室内机组较远的地方。但如果提高送风风速,送风气流就可能会不停地直接吹到室内的人身上而使人不快。也就是说,仅靠提高送风风速,并不能提高室内的舒适度。
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各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抑制由于送风气流直接吹到室内的人身上而带来的不快,并缩小室内空间的各部分处的气温差来提高舒适度。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以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为对象,上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设在天花板501上且向室内空间500送出调节空气。上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上形成有多个送风开口24a~24d,各个上述送风开口24a~24d处均设有气流阻碍机构50,上述气流阻碍机构50用于阻碍调节空气流动,上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具有控制器90,上述控制器90对上述气流阻碍机构50进行控制,以使上述空调装置的室内机组执行气流切换循环,在上述气流切换循环中,切换着进行全部送风动作和部分送风动作,上述全部送风动作是从全部上述送风开口24a~24d向上述室内空间500供给调节空气的动作,上述部分送风动作是通过用上述气流阻碍机构50阻碍部分上述送风开口24a~24d的送风气流来提高剩余上述送风开口24a~24d的送风风速的动作。
第一方面的室内机组10可以执行全部送风动作和部分送风动作。在全部送风动作中,从全部送风开口24a~24d向室内空间500送出调节空气。在部分送风动作中,形成在室内机组10上的部分送风开口24a~24d的送风气流被气流阻碍机构阻碍。其结果是,形成在室内机组10上的剩余送风开口24a~24d的送风风速比全部送风动作过程中的送风风速高,送风气流会到达室内空间500中离室内机组10相对较远的区域。在进行部分送风动作的过程中,主要从剩余送风开口24a~24d(即部分送风动作过程中的送风风速比全部送风动作过程中的送风风速高的送风开口24a~24d)向室内空间500供给调节空气。
第一方面的室内机组10执行气流切换循环。在该气流切换循环中,控制器90通过控制气流阻碍机构50,以使室内机组10切换着进行全部送风动作和部分送风动作。也就是说,在室内机组10的气流切换循环中,进行全部送风动作和部分送风动作。其中,该全部送风动作是向室内空间500中离室内机组10相对较近的区域供给调节空气的动作,该部分送风动作是向室内空间500中离室内机组10相对较远的区域供给调节空气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67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