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无线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5436.8 | 申请日: | 2016-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9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安川真平;永田聪;赵群;曾勇波;张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
主分类号: | H04W72/02 | 分类号: | H04W72/02;H04J13/18;H04W92/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邓毅;欧阳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无线通信 系统 通信 方法 | ||
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其中,该用户装置具有:分配单元,其将包含控制信息和数据的消息分割为多个部分消息,对该多个部分消息分配1个或多个资源池中的资源;以及发送单元,其使用由所述分配单元分配的资源来发送所述多个部分消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持D2D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D2D信号的发送接收技术。
背景技术
在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及LTE的后继系统(例如,也称为LTE-A(LTE Advanced)、FRA(Future Radio Access,未来的无线接入)、4G等)中,正在研究用户装置(UE)间不经由无线基站(eNB)进行直接通信的D2D(Device to Device)技术(例如,非专利文献1)。
D2D能够减轻UE与eNB之间的业务量,即使在灾害时等eNB不能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UE间的通信。
D2D大致分为D2D发现(D2D discovery,也称为D2D发现)和D2D通信(D2D directcommunication,D2D直接通信)。下面,在没有特别区分D2D通信、D2D发现等时,都称之为D2D。此外,将通过D2D发送或接收的信号称为D2D信号。
此外,在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伙伙伴项目)中,正在研究通过扩展D2D功能来实现V2X的技术。如图1所示,在V2X中存在:表示在汽车(以Vehicle为例)与汽车之间进行的通信形式的V2V(Vehicle to Vehcle)、表示在汽车与设置在道路旁边的道路侧单元(RSU:Road-Side Unit)之间进行的通信形式的V2I(Vehicle toInfrastructure)、表示在汽车与驾驶员的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的通信形式的V2N(Vehicleto Nomadic device)以及表示在汽车与行人的移动终端之间进行的通信形式的V2P(Vehicle to Pedestrian)等。
在先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
Key drivers for LTE success:Services Evolution、2011年9月、3GPP、互联网URL:http://www.3gpp.org/ftp/Information/presentations/presentations_2011/2011_09_LTE_Asi a/2011_LTE-Asia_3GPP_Service_evolution.pdf
非专利文献2:3GPP TS 36.213 V12.4.0(2014-12)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V2X的技术以由LTE规定的D2D技术为基础。该D2D技术中,关于上述“communication”,采用了分为控制信息用资源池和数据用资源池来进行分配的方式。但是,关于“communication”,在假定汽车这种高速移动的V2X中,在上述那样分为控制信息用资源池和数据用资源池来进行分配的方式中,开销增加,其结果是延迟增加等,有可能不能满足V2X的要求条件,不能适当地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另外,考虑到V2X是D2D的一种,上述问题不限于V2X中,而是整个D2D中都会产生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D2D通信技术,其在支持D2D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能够减小开销,且能够适当地进行数据的发送或接收。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用户装置,该用户装置具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NTT都科摩,未经株式会社NTT都科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5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