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收话功能的腕表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53727.3 | 申请日: | 2016-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7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细井裕司;细井阳司;田中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精好 |
主分类号: | G04G9/00 | 分类号: | G04G9/00;G04G21/00;H04M1/00;H04R1/00;H04R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金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功能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腕表,该腕表设置有:显示部,该显示部能够在观看时使显示部的顶部和底部翻转;振动传送部,用于软骨传导,分别设置在桡骨的远端附近并且在所述腕表被佩戴时与尺骨的远端接触的部分。该腕表设置有:操作部,其当该腕表被佩戴时位于手背。基于由加速度检测部检测到的加速度来确定显示部的顶部和底部处于直立状态的方位,并且基于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执行确定以确定腕表是否正在操作部分朝上或朝下地佩戴。结合显示部中的顶部和底部的翻转,选择性地使位于桡骨的远端附近的用于软骨传导的振动传送部振动。可替代地,用于软骨传导的两个振动传送部被致使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收话功能的腕表。
背景技术
已经提出了各种腕表型发受话装置。专利文献1提出将由致动器产生的振动自振动板传递至人体,且由骨传导而将振动板的振动自手腕传递至手指,使得在该手指插入至耳孔等中可以听到声音信号(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2中,由申请发明人提出从设置在腕表的表带等中的手臂软骨传导振动源向手腕传导软骨传导的振动,从而通过将振动传导到的食指、拇指或手掌的下部放在耳软骨上,可通过软骨传导来接收语音(专利文献2)。
[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11182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5-8281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欲解决的问题]
然而,关于经由手的振动而产生软骨传导的发受话装置,应进一步研究的课题较多。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经由手的振动而产生软骨传导的更有效的具有收话功能的腕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特征,一种具有收话功能的腕表,包括:显示部,当观看所述显示部时所观看到的所述显示部的上下方位是可反转的;和振动传导部,用于软骨传导,分别设置在所述腕表的当所述腕表被佩戴时与桡骨远端和尺骨远端附近接触的部分中。根据具体特征,所述腕表还包括:操作部,设置在当所述腕表被佩戴时靠近手背的位置。
根据其他具体的特征,所述腕表还包括:加速度检测器;确定器,其基于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来确定所述显示部的上下方位处于直立状态的方向;和显示控制器,基于所述确定器的判断来确定所述显示部的上下方位,并且保持所述上下方位不变,直到由所述确定器做出悖于所述判断的另一判断。根据更具体的特征,所述确定器基于所述操作部的上下方位和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器检测到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所述显示部的上下方位处于直立状态的方向。根据另一具体特征,所述确定器基于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器检测到的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来确定在所述腕表被佩戴时所述操作部是否指向上或下,基于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器检测到的发生转动动作的顺序和方向的平均值来确定所述腕表是佩戴在右臂还是左臂上,以及基于这些的组合来确定所述显示部的上下方位处于直立状态的方向。
根据其他具体的特征,配合所述显示部的上下方位反转,用于软骨传导的所述振动传导部位于桡骨远端附近的那一个被选择性地振动。根据另一具体特征,分别设置在所述腕表的与桡骨远端和尺骨远端附近接触的部分中、用于软骨传导的两个所述振动传导部都被振动。
根据其他的特征,一种具有收话功能的腕表,包括:显示部,当看所述显示部时所观看到的上下方位是可反转的;加速度检测器;确定器,基于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器检测到的加速度来确定显示部的上下方位处于直立状态的方向;以及显示控制器,基于所述确定器的判断来确定所述显示部的上下方位,并且保持所述上下方位不变,直到由所述确定器做出悖于所述判断的另一判断。根据具体特征,所述腕表还包括:操作部,当所述腕表被佩戴时位于靠近手背,其中,所述确定器基于所述操作部的上下方位和由所述加速度检测器检测到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所述显示部的上下方位处于直立状态的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精好,未经株式会社精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7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