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体端子接触元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53200.0 | 申请日: | 2016-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8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法比安·韦尼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48 | 分类号: | H01R4/48;H01R12/51;H01R12/57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张春水;刘刚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端子 接触 元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钣金件的导体端子接触元件(1),所述钣金件具有两个彼此相对置的侧壁(2a,2b)、连接侧壁(2a,2b)的底部部段(3)和与底部部段(3)相对置的并且连接侧壁(2a,2b)的盖部段(4)。借助侧壁(2a,2b)、底部部段(3)和盖部段(4)对导体引入通道(7)限界。侧壁(2a,2b)具有与底部部段(3)和盖部段(4)脱离的弹簧舌(8),所述弹簧舌形成用于夹紧电导体的夹紧部位。盖部段(4)具有与侧壁(2a,2b)脱离的材料舌(12,23)。材料舌(12,23)在如下平面上方至少延伸至夹紧部位,所述平面通过弹簧舌(8)的朝向盖部段(4)的端棱(11)展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钣金件的导体端子接触元件,所述钣金件具有两个相对置的侧壁、连接侧壁的底部部段和与底部部段相对置的并且连接侧壁的盖部段,所述侧壁、底部部段和盖部段对导体引入通道限界。侧壁具有与底部部段和盖部段脱离的弹簧舌,所述弹簧舌形成用于夹紧电导体的夹紧部位。
背景技术
DE 10 2013 111 649 A1示出一种由钣金件一件式地制造的箱形的接线夹,其中在两个相对置的侧壁上形成朝向彼此的弹簧舌。伸入到弹簧舌之间的中间空间中的导体引导部段连接到盖部段上。底部部段在其与导体引入通道相对置的端部上向上翻折,以便形成用于要夹紧的电导体的端部止挡。
US 3,363,224示出一种导体端子接触元件,所述导体端子接触元件同样一件式地由钣金件成型。在此,侧壁部段从底部部段弯出,所述侧壁部段分别承载朝向彼此的弹簧舌。侧壁部段在上部区域中为了形成盖部段相向弯曲,并且借助其端棱彼此对接。以所述方式,形成封闭的箱形的导体引导通道,弹簧舌从侧部伸入到所述导体引导通道中。
类似的实施方式在US 4,299,436 A中公开。侧壁与弹簧舌重叠,以便形成过载止挡。
DE 197 35 835 B4示出一种用于夹紧连接至少一个电导体的电气夹,所述电气夹具有从平坦的金属材料冲出的并且以通道的类型成形的接触框,所述通道具有一个通道入口以及两个通道侧壁。电导体经由通道入口沿通道纵轴线的方向插入。为了形成接线端子,在通道入口中由通道侧壁的扁平材料分别冲裁出呈舌状件的类型的板簧并且从扁平材料的平面中向外弯曲,使得板簧的自由端部形成朝电导体定向的夹紧棱。通道盖在板簧之上具有盖开口,通过所述盖开口能够将按键从上方按压到板簧之间。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实现一种相当紧凑并且可靠的导体端子接触元件。
所述目的借助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导体端子接触元件来实现。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描述。
提出,导体端子接触元件的盖部段具有与侧壁脱离的材料舌。所述材料舌在如下平面上方至少延伸至夹紧部位,所述平面通过弹簧舌的朝向盖部段的端棱展开。由材料舌的朝向弹簧舌的上部端棱的下侧展开的平面因此至少在静止状态中处于弹簧舌上方,并且不沉入到弹簧舌本身之间。这不排除,材料舌上的操作部段至少部分地到达弹簧舌上的预设的操作部段之间。借此,将弹簧舌的整个宽度在不受材料舌妨碍的条件下提供用于夹紧电导体。电导体通过材料舌在上部区域中至少引导至夹紧部位。借此,通过底部部段、弹簧舌和连接于盖部段的材料舌,除了导体引入通道的前侧部段之外,在不受材料舌的其他妨碍的情况下在完全紧凑的构造中,提供尽可能封闭的导体引导。脱离的材料舌与简单地继续引导盖部段不同地具有下述优点,所述材料舌具有自由端部,进而是可运动的。借此,在弹簧舌和材料舌之间的间隙能够减小。
此外,脱离的材料舌提供操作弹簧舌以打开夹紧部位的可选的方案。当将朝向底部部段作用的力施加到材料舌上时,那么所述材料舌在适当的设计方案中能够与弹簧舌共同作用,以便挤压弹簧舌彼此分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WAGO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53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