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终端装置、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47815.2 | 申请日: | 2016-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59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布赖恩·亚历山大·马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索尼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30 | 分类号: | H04W36/30;H04W88/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终端 装置 方法 系统 | ||
一种与包括基站和多个中继节点的无线电信系统一起使用的终端装置,该终端装置包括:发送器;接收器;以及控制器,该控制器可操作用于:从多个中继节点选择第一中继节点,并控制发送器和接收器经由第一中继节点与基站交换信号;测量与第一中继节点相关联的信号特性,并将所测量的信号特性与预定阈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测量的信号特性大于预定阈值,则控制发送器和接收器继续经由第一中继节点与基站交换信号;并且如果所测量的信号特性小于预定阈值,则执行用于允许从多个中继节点选择第二中继节点的步骤,发送器和接收器可以经由第二中继节点与基站交换信号。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终端装置、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本文提供的“背景”描述是为了总体上呈现本公开的上下文的目的。就其描述程度而言,在本背景部分描述的目前署名的发明人的工作以及在提交时可能未另外限定为现有技术的描述的各方面既不明示也不暗示被承认为针对本公开的现有技术。
诸如基于3GPP定义的UMTS和长期演进(LTE)架构的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电信系统能够支持比前几代移动电信系统所提供的简单语音和消息收发服务更复杂的服务。例如,随着LTE系统提供的改进的无线电接口和增强的数据速率,用户能够享受高数据速率的应用,诸如先前仅通过固定线路数据连接可用的移动视频流传送和移动视频会议。因此,部署第三代和第四代网络的需求是强烈的,并且这些网络的覆盖区域(即可接入网络的地理位置)预计会迅速增加。
预期的第三代和第四代网络的广泛部署导致了涉及各种装置、无线接入点单元以及可能需要不同数据速率、覆盖区域或传输功率的应用的大量新基础设施架构的并行发展。与诸如智能电话的常规的第三代或第四代通信终端不同,具有降低的能力的MTC型终端优选地相对简单并且便宜。最近开发的示例包括所谓的机器型通信(MTC)应用,其以在相对不频繁的基础上传送少量数据的半自主或自主无线通信装置(即MTC装置)为代表。示例包括所谓的智能仪表,其例如位于客户家中,并周期性地将关于客户消耗诸如燃气、水、电等的公共设施的数据的信息传回至中央MTC服务器。其他示例包括为本地终端与基站通信提供帮助的中继节点。
虽然使不同的系统解决来自不同移动网络用户的不同需求可以是便利的,但增加新的基础设施和新的服务也会造成基础设施问题,这在移动网络中是不期望的。
随着在移动网络中发送的数据的不断增长,网络容量的不断增加相对来说是业界面临的一个问题。存在可以改变以增加无线电接入网络容量的三个参数:更高的频谱效率、更多的无线电频谱和更密集的小区布局。这些中的前两者对现今的LTE的预期收益有限制,并且当然不可能有量级以上的改进。因此,为了满足陈述的1000x的容量目标,小小区受到很多关注[1]。
然而,尽管第四代网络的覆盖范围和容量有望大大超过前几代通信网络,但是网络容量和这些网络可以服务的地理区域仍然存在限制。例如,在网络正在经历通信终端之间的高负载和高数据速率通信的情况下,或者当需要通信终端之间的通信但通信终端可能不在网络的覆盖区域内的情况下,这些限制可能特别相关。为了解决这些限制,在LTE版本12和13中,已经引入并开发了LTE通信终端执行装置到装置(D2D)通信的能力。
无论是在覆盖区域内还是覆盖区域外,或者当网络出现故障时,D2D通信允许非常接近的通信终端彼此直接通信。通过避免用户数据被诸如基站的网络实体中继的需要,这种D2D通信能力可以允许用户数据在通信终端之间更高效地进行传送,并且还允许非常接近的通信终端彼此进行通信,即使它们可能不在网络的覆盖范围内。
D2D通信还可以允许第一通信终端经由第二通信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使得第二通信终端充当中继节点)。例如,当第一通信终端不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时,这允许覆盖扩展。可替换地,第一通信终端可以在基站的覆盖范围内,但是仍然可以经由第二通信终端与基站进行通信。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通信终端可以被授予管理第一通信终端的权利(包括移动性、资源分配等的控制),并因此提供增加网络容量的手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索尼公司,未经索尼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78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负荷开关操作机构
- 下一篇:真空断路器减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