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器对及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45286.2 | 申请日: | 2016-07-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19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那仓裕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31/08 | 分类号: | H01R31/0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19 | 代理人: | 方应星,高培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该发明涉及连接器对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
(i)使车载的线束终端的连接器与车载ECU的连接器连接而导通线束终端与车载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
(ii)当上述两个连接器从连接状态形成为脱离状态时判断为异常,
(iii)当判断为上述异常时,线束终端侧的连接器中的继电器电路切断通信路径。
出于防止向线束终端的、进而向车载LAN的不正当的访问的观点,期望采用上述技术。
此外,作为介绍作为车载GW(Gate Way)发挥功能的中继装置的技术,列举有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647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1722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上述技术中,需要用于判断上述异常的脱离判断部、继电器电路以及使该继电器电路形成为切断状态的控制电路。当在连接器内部设置这些脱离判断部、继电器电路以及控制电路时,需要电力。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限制信号的不正当的访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连接器对包括第一连接器和将所述第一连接器设为连接对象的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具备:多个第一引脚;以及导电性的第一短接构件,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未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非连接状态下使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短接,所述第二连接器具备:第二引脚,在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连接的连接状态下与所述第一引脚接触;以及第一短接解除构件,在所述连接状态下使所述第一短接构件变形而解除基于所述第一短接构件的所述第一引脚彼此的短接。
发明效果
根据连接器对,能够在不使用电力的情况下限制信号的不正当的访问。
附图说明
图1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3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
图4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5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6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的、第二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7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8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9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连接时的、第三实施方式的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图3是概略性地表示连接器对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连接器对具备第一连接器1和第二连接器3。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3将彼此作为连接对象。由此,第一连接器1是相对于第二连接器3的对象侧连接器,第二连接器3是相对于第一连接器1的对象侧连接器。
图1以及图2是概略性地表示将第一连接器1向第二连接器3连接的形态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是概略性地表示第一连接器1与第二连接器3连接时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在图1~图3中,概略性地示出第一连接器1以及第二连接器3的内部构造的一个例子。此外,在图1以及图2中,通过块箭头表示第一连接器1的连接方向。另外,在图2中,以剖面线示出各结构,但是这是用于易于观察各结构的处理,并不是表示剖面的标记。后述的图5、图7~图9也相同。以下,也将附图的右侧称作第二连接器3侧,也将附图的左侧称作第一连接器1侧。
第一连接器1例如设于电线2的一端。如图2所示,电线2设有多条,各自的一端安装于第一连接器1。电线2的另一端与未图示的第一电子装置连接。作为该第一电子装置,可以采用任意的装置,但是例如能够采用搭载于车辆的车载装置(例如车载ECU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528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