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压支承缓冲件和构成该体压支承缓冲件的辅助小室在审
申请号: | 201680041051.6 | 申请日: | 2016-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7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山田博;古田拓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7C27/10 | 分类号: | A47C2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承 缓冲 构成 辅助 小室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承面构成为包含具有流体室的支承小室的体压支承缓冲件和辅助支承小室的变形的辅助小室。
背景技术
以往,公知有一种利用内部包括有流体室的多个支承小室构成承载使用者的支承面并谋求体压的分散化等的床垫等体压支承缓冲件。例如,在日本特许第2656817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利用多个空气袋(支承小室)构成了支承面的气垫床。
然而,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对空气袋附加柔软度和弹性力,而具有在空气袋连接副气室而成的结构。在对空气袋施加有压力时该副气室储存空气袋内的空气,且在解除了对空气袋的压力时该副气室使所储存的空气返回空气袋。
然而,例如专利文献1的图3所示,专利文献1所示的副气室构成在筒状的壳体安装盖和承压板而成的硬质的外壳,并且,设为在外壳内收容配置袋体和弹簧件、且将弹簧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壳体和承压板而成的极复杂的构造,零件个数较多、制造起来花工夫等,因此,并不现实。另外,由于副气室不具有空气袋那样的缓冲作用,因此,在如专利文献1的图1所示那样将副气室配置于床框架的内部时,还可能在使用者端坐时在座面产生违和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6568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即是以上述情况为背景而做成的,其解决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利用辅助小室辅助构成支承面的支承小室的变形从而以简单的构造实现更优异的体压分散效果等的、构造新颖的体压支承缓冲件。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在体压支承缓冲件中可优选采用的构造新颖的辅助小室。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以下,记载为了解决这样的课题而做成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另外,以下记载的各技术方案中所采用的结构要素能够尽可能地以任意的组合被采用。
即,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为一种体压支承缓冲件,该体压支承缓冲件在承载使用者的支承面配置有支承小室,该支承小室形成有流体室且能够扩缩变形,其特征在于,该体压支承缓冲件设有辅助小室,该辅助小室在由挠性的外膜包围起来的内部配置有挠性的中间膜并被划分出扩缩辅助室和作用室,该辅助小室的该扩缩辅助室与所述支承小室的所述流体室连通,并且,在该辅助小室的该作用室收容有弹性单元,该弹性单元能够使朝向该扩缩辅助室侧的按压力作用于该中间膜。
根据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构造成的体压支承缓冲件,容许流体在支承小室的流体室与辅助小室的扩缩辅助室之间流动,从而以较大的行程且迅速地产生支承小室的扩缩变形,进而能够有利地实现基于支承小室的变形产生的体压的分散化等。而且,收容于作用室的弹性单元将中间膜向扩缩辅助室侧按压,从而能够有效地排出扩缩辅助室内的空气,进而能够更快速地使支承小室扩张变形,还能够谋求支承面相对于使用者在支承面上的移动等的跟随性的提高等。
另外,由于在挠性的外膜的内部形成有扩缩辅助室和作用室,因此,不需要硬质的外壳,能够谋求构造的简单化,并且,在使用者直接或间接地接触到辅助小室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或者避免给使用者带来违和感。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体压支承缓冲件,在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中,所述外膜由上外膜和下外膜构成,所述中间膜配置于该上外膜与该下外膜之间并在外周部分以与该上外膜以及该下外膜相互叠合的状态被固定。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通过将上外膜和下外膜在中间膜的外周部分以叠合起来的状态固定而成的简单的构造,能够获得在内部配置有中间膜的外膜。
根据第二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体压支承缓冲件,在本发明的第三技术方案中,所述上外膜、所述下外膜以及所述中间膜被设为互相相同的形状。
根据第三技术方案,设为互相相同的形状的上外膜、下外膜以及中间膜的制造变得容易,能够更简单地获得辅助小室。
根据第一技术方案~第三技术方案中的任一者所记载的体压支承缓冲件,在本发明的第四技术方案中,在所述作用室收容有作用弹性体作为所述弹性单元,该作用弹性体能够在所述外膜和所述中间膜彼此相对的方向上弹性地伸缩变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理工株式会社,未经住友理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41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用沙料搬运电动车
- 下一篇:纺织收卷轮用运输小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