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盖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8779.3 | 申请日: | 2016-0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090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长泽佑树;八木哉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雅马哈发动机动力产品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5/05 | 分类号: | B60K15/05;B62J35/00;F02M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徐飞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由吸附材料的湿润引起的壳体内的通气性的降低,将燃料的蒸汽适当地排出的燃料盖。燃料盖(100)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10),燃料箱(50)内产生的蒸汽在该内部空间中从下方向上方流动。在壳体(10)的内部空间内配置有颗粒状的吸附材料(AD)。在吸附材料(AD)的下方配置有下通气层(31),在吸附材料(AD)的上方配置有上通气层(34)。在吸附材料(AD)和下通气层(31)之间配置有下多孔部件(32)。下通气层(31)、下多孔部件(32)及上通气层(34)分别具有多孔构造。下多孔部件(32)的密度比下通气层(31)的密度和上通气层(34)的密度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向内燃机供给燃料的燃料箱的燃料盖。
背景技术
为了防止在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的蒸汽直接向外部漏出,使用具有去除蒸汽中的有害成分的功能的燃料盖。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燃料盖在由外盖及内盖形成的空间内具有蒸发燃料吸附用罐。蒸发燃料吸附用罐具有壳体及活性碳。活性碳通过被衬垫从上下夹着而收容在壳体内。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的蒸汽流入到壳体内,使蒸汽中的有害成分被活性碳吸附后,该蒸汽被排出到外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20287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在燃料盖内因燃料的蒸汽的温度降低而使燃料液化。活性碳因液化的燃料而湿润,由此,活性碳附着在衬垫上,使衬垫的通气性降低。其结果是变得不能够将产生的蒸汽适当地排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燃料的蒸汽适当排出的燃料盖。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1)本发明提供一种安装于燃料箱的燃料盖,其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燃料箱内产生的蒸汽在内部空间中从下方向上方流动;收容于内部空间的颗粒状的吸附材料;在内部空间内配置于吸附材料的下方的第一多孔层;在内部空间内配置于吸附材料的上方的第二多孔层;配置于吸附材料与第一多孔层之间的板状的第一多孔部件,第一多孔部件的密度比第一多孔层的密度和第二多孔层的密度小。
在该燃料盖中,燃料箱内产生的燃料的蒸汽依次通过壳体内的第一多孔层、第一多孔部件、吸附材料和第二多孔层。通过吸附材料来吸附包含于蒸汽中的有害成分后,将该蒸汽向壳体的外部排出。
燃料的蒸汽通过壳体内时存在被液化的情况。即使在该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第一多孔部件来吸收液化了的燃料,因此,吸附材料不易湿润。另外,即使吸附材料湿润,但因第一多孔部件配置于吸附材料与第一多孔层之间,所以也能够抑制湿润了的吸附材料附着于第一多孔层。由此,能够抑制第一多孔层的通气性降低。
另外,因第一多孔部件的密度比第一及第二多孔层的密度小,所以即使湿润的吸附材料附着于第一多孔部件,第一多孔部件的通气性也不会有大的损害。另外,能通过密度大的第一及第二多孔层来抑制吸附材料的漏出。
由此,能够抑制由吸附材料的湿润引起的壳体内的通气性的降低。其结果能够将燃料的蒸汽适当地排出。
(2)第一多孔部件也可以具有比第一多孔层高的弹性极限。在燃料盖振动的情况下,能够通过第一多孔部件来吸收吸附材料的动能,因此吸附材料不易被粉碎。因此,第一及第二多孔层以及第一多孔部件难以被堵塞。由此,能够抑制壳体内的通气性的降低。
(3)第一多孔部件也可以由第一海绵构成。该情况下,能够以低成本容易地抑制由吸附材料的湿润引起的第一多孔层的通气性的降低。另外,能够确保第一多孔部件的弹性,抑制振动所致的吸附材料的粉碎。
(4)燃料盖还包括配置于吸附材料与第二多孔层之间的板状的第二多孔部件,第二多孔部件的密度比第一多孔层的密度和第二多孔层的密度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雅马哈发动机动力产品株式会社,未经雅马哈发动机动力产品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8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气轮胎
- 下一篇:自卸车的控制系统、自卸车及自卸车的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