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聚丙烯纤维及该聚丙烯纤维的制造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80038234.2 申请日: 2016-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7709640B 公开(公告)日: 2021-07-16
发明(设计)人: 藤江正树;山下友义;池田裕信;今北纯哉 申请(专利权)人: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D02J1/22 分类号: D02J1/22;D01F6/06
代理公司: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代理人: 钟晶;陈彦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 制造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聚丙烯纤维,其非晶取向度为88%以上,由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得到的结晶度为60%以上75%以下,其中,

聚丙烯纤维的非晶取向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聚丙烯纤维的非晶取向度fa使用fa=〔Δn―Δnc0·fc·χc〕/〔(1-χc)·Δna0〕×100的式子来求出,Δn为实测的双折射值,Δnc0为结晶固有双折射,插入33.1×10-3,Δna0为非晶固有双折射,插入46.8×10-3,fc为结晶取向度,χc为结晶度,分别使用通过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而获得的值,双折射值使用尼康公司制ECLIPSE E600偏光显微镜来算出,以波长成为546nm的方式放入干涉滤光片,进行延迟测定,将所得的延迟除以纤维直径,从而算出双折射值,纤维直径由未拉伸丝线的纤度和密度即0.91g/cm3算出,进行5次测定,使用平均值,

聚丙烯纤维的结晶取向度、结晶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聚丙烯纤维的结晶取向度、结晶度使用理学公司制Ultrax18、波长λ=的广角X射线衍射测定装置来进行,将拉伸丝线切断为5cm,以成为30mg的方式进行调制,将纤维沿1轴方向拉齐,安装于样品架,在管电压为40kV、管电流为200mA、照射时间为3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测定,

关于所得的二维衍射图像,在β=175°以上185°以下的范围内切出2θ方向的一维图谱后,减去本底,设为最终的一维图谱,在衍射角=14.1°、16.9°、18.6°、21.6°,即结晶性成分,16°,即非晶性成分,分别设置峰而进行波形分离,将结晶性成分的峰积分强度之和除以全部的峰积分强度,从而算出结晶度,另外,拟合的峰函数使用作为高斯函数与洛伦兹函数的组合的伪沃伊特函数,将高斯函数与洛伦兹函数之比固定为1:1,

此外,对于所得的二维衍射图像,针对2θ=16°以上17.5°以下的范围切出β方向的一维图谱,从β=90°的峰的半宽度α算出结晶取向度=(180-α)×100/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纤维,由DSC测定得到的熔融峰的吸热量为85J/g以上120J/g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纤维,单纤维纤度为3dtex以上20dtex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纤维,总纤度为90dtex以上900dtex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纤维,由小角X射线散射测定得到的子午线方向的散射强度相对于赤道方向的散射强度之比即子午线方向的散射强度/赤道方向的散射强度为0.5以上0.95以下,结晶取向度为90%以上,其中,

聚丙烯纤维的由小角X射线散射测定得到的子午线方向的散射强度相对于赤道方向的散射强度之比的算出方法如下:

聚丙烯纤维的由小角X射线散射测定得到的子午线方向的散射强度相对于赤道方向的散射强度之比由SPrin-8 BL03XU、波长的放射光X射线测定算出,检测器为CCD,相机长度4.0m,使曝光时间为2秒来取得二维散射图像,将聚丙烯纤维切断为5cm,以成为10mg~50mg的方式进行调制,将纤维沿1轴方向拉齐,安装于样品架,在管电压为40kV、管电流为200mA、照射时间为30分钟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关于所得的二维散射图像,在赤道方向,在β=70度~110度的范围内,关于2θ=0.2度~2度的范围获得了一维图谱,在子午线方向,在β=160度~200度的范围内,关于2θ=0.2度~2度的范围获得了一维图谱,关于各个2θ,将子午线方向的一维图谱除以赤道方向的一维图谱而得的最大值,设为子午线方向的强度相对于赤道方向的强度之比、即由小角X射线散射得到的强度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丙烯纤维,强度为7cN/dtex以上,初始弹性模量为100cN/dtex以上,断裂伸长率为10%以上30%以下,其中,

聚丙烯纤维的强度的测定方法如下:

聚丙烯纤维的强度按照JIS L 1013来进行,使用岛津公司制AG-IS拉伸试验机,在试样长度200mm、拉伸速度100mm/分钟的条件下,在气氛温度20℃、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测定应变-应力曲线,由断裂点的应力求出强度,进行5次测定,使用平均值。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82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