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驱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8006.5 | 申请日: | 2016-07-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0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0 |
发明(设计)人: | 稻田遼一;广津铁平;坂本英之;八幡光一;门田圭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1R31/327 | 分类号: | G01R31/327;G01R35/00;H02M1/08;H02M1/32;H03K17/082;G01R31/42;H02M1/08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肖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装置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抑制因追加设置的绝缘元件的增加、另一方面进行检测功率半导体的过电流等异常的异常检测电路的诊断。本发明的驱动装置具备:激励电路(11),其对功率半导体(6)输出门极信号;异常检测电路(12),其检测功率半导体(6)的异常;以及诊断信号施加电路(14),其对异常检测电路(12)施加诊断用信号,诊断信号施加电路(14)根据激励电路(11)所输出的门极信号来施加诊断用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中搭载有逆变器装置等驱动装置以驱动马达。逆变器装置通过使功率半导体进行开关而将从电池供给的直流电流转换为交流电流,从而驱动马达。在以逆变器装置为首的驱动装置中搭载有异常检测电路,所述异常检测电路在内部电路发生了异常时会检测到该异常。例如为检测功率半导体中流通大电流这一情况的过电流检测电路、检测功率半导体异常发热这一情况的过热检测电路。
但是,在这些异常检测电路发生了故障时,无法检测驱动装置发生了异常这一情况,从而有无法再正常地控制马达等负荷之虞。因此,对异常检测电路也需要实施故障诊断。
作为以提供一种通过实现过电流检测单元的异常的诊断而能够避免该异常有可能引发的各种问题于未然的马达控制装置为课题的技术,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内容“马达控制装置具有过电流检查部19,所述过电流检查部19用以在同步马达11未转动时将比过电流判断用基准电压Vref低的第1检查电压Vt1和该基准电压Vref以上的第2检查电压Vt2送出至过电流检测部18,在根据过电流检测部18的比较结果而判断来自该过电流检查部19的第1检查电压Vt1有过电流时,或者,在根据过电流检测部18的比较结果而判断来自过电流检查部19的第2检查电压Vt2无过电流时,判断过电流检测部18发生了异常”。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0-27912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对过电流检测部送出检查电压的过电流检查部是根据来自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而将检查电压施加至过电流检测部。但是,控制电路与过电流检查部有时需要电性绝缘,在从控制电路向过电流检测部传递信号时,必须经由例如光电耦合器、变压器这样的绝缘元件来传递信号。这种绝缘元件的单价比普通电路零件例如电阻、电容器、晶体管等高,因此存在过电流检查部的成本高这一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一方面抑制因追加设置的绝缘元件的增加、另一方面进行检测功率半导体的过电流等异常的异常检测电路的诊断。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发明中的驱动装置的特征例如在于,具备:激励电路,其对功率半导体输出门极信号;异常检测电路,其检测所述功率半导体的异常;以及诊断信号施加电路,其对所述异常检测电路施加诊断用信号,所述诊断信号施加电路根据所述激励电路所输出的所述门极信号来施加所述诊断用信号。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诊断信号施加电路根据门极信号来施加诊断信号,因此无须为了对诊断电压施加电路输入控制信号而新设置绝缘元件即可进行异常检测电路的诊断。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驱动装置及外围电路的构成的图。
图2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功率半导体和驱动电路的构成的图。
图3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激励电源电路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4为表示第1实施方式中的过电流检测电路的诊断处理的流程图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未经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80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