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共聚物,以及包含该共聚物的塑料底漆涂料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7590.2 | 申请日: | 2016-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102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尹钟旭;朴钟允;赵哉衡;郑多恩;金志承;金灿勋;尹相赫;马相灿;辛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KCC |
主分类号: | C08F214/02 | 分类号: | C08F214/02;C08F222/38;C08L33/26;C09D1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樊晓焕;金小芳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丙烯酸 改性 氯化 烯烃 树脂 共聚物 以及 包含 塑料 底漆 涂料 组合 | ||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共聚物,以及包含该共聚物的塑料底漆涂料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通过用具有叔胺基的丙烯酸类单体对未改性的氯化聚烯烃进行改性来增强涂料的颜料分散性和热储存能力,以用作车辆保险杠底漆涂料组合物的粘合剂,并且通过氯化物与主链成盐以增加涂层内氯化物基团的含量,从而增强初始粘合力和重涂时的粘合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共聚物,以及包含该共聚物的塑料底漆涂料组合物。
背景技术
在汽车保险杠涂漆系统中,氯化聚烯烃改性的丙烯酸树脂主要用作涂料中的粘合剂,以实现底漆涂料的物理性能,该底漆涂料用于获得基础材料中的初期粘合性、高压耐洗性、防水性、重涂粘合性等。该树脂通过下述方式合成:使用未改性或马来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进行丙烯酸改性。
例如,在欧洲注册专利No.0297555中,使用了未改性的氯化聚丙烯树脂的丙烯酸改性型树脂,并引入了氨基甲酸酯基团或脲基以提高聚丙烯层压基础材料以及尼龙和聚酯基础材料等的粘合性。
此外,韩国注册专利No.10-1477751公开了一种使用马来酸改性的氯化聚丙烯树脂和超支化接枝共聚物的涂料粘合剂组合物;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1998-330563公开了一种改性的氯化聚烯烃的水性分散体,以及一种粘合剂的共混方法,在该方法中,利用十一碳烯酸对未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进行改性,然后用叔胺将其中和并将其分散在水中而获得的粘合剂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和丙烯酸乳液共混,并将该共混物作为涂料组合物。美国专利公开No.2008-0119614 A1公开了一种通过使用氯化聚烯烃树脂的胺改性型粘合剂来改善塑料制品上的油墨印刷性能的技术;以及美国待审查专利公开No.2005-0256272 A1公开了一种粘合剂,其通过以下方法获得:在环醚化合物存在下,利用各种(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对马来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进行接枝改性。
上述现有技术的特征在于:未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是通过引入用丙烯酸树脂或马来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开环并将其用作粘合剂以在通过附着于塑料非极性基材后实现各种物理性能来改性的。然而,仍需要改善涂料中的颜料分散性、涂料的热储存性和粘合性。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共聚物,其中使用含叔胺基颜料的丙烯酸类单体对未改性的氯化聚烯烃进行改性,以改善涂料的颜料分散性和热储存性,并且通过氯化物与主链之间成盐以增加涂料涂层中氯化物基团的含量,从而改善初期粘合性和重涂期间的粘合性,从而将该共聚物作为汽车保险杠的底漆涂料组合物用粘合剂;以及包含该共聚物的塑料底漆涂料组合物。
[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共聚物是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盐形式,该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包含一个或多个末端氨基。
制备本发明的共聚物的方法包括:a)使氯化聚烯烃树脂与末端包含叔胺基的丙烯酸类单体反应,从而合成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步骤;以及b)使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与氯化物反应,从而合成其中将氯化物作为盐引入的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步骤。
本发明的塑料底漆涂料组合物包含共聚物,该共聚物是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盐形式,该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包含一个或多个末端氨基。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丙烯酸改性的氯化聚烯烃树脂的共聚物用作塑料底漆涂料组合物的粘合剂,可以为汽车保险杠提供底漆涂料组合物,其中涂料的颜料分散性和热储存性得到改善,并且初期粘合性和重涂期间的粘合性增强。
[优选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
下文中,将更加详细地解释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KCC,未经株式会社KCC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75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