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锂离子电池组电池的再生过程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7159.8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50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U.朗格;J.齐格勒;U.哈森科克斯;O.科伊斯;T.杜福克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H01M10/48;H01M6/50;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胡莉莉;杜荔南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锂离子 电池组 电池 再生 过程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用于控制锂离子电池组电池(1)的再生过程的方法,所述锂离子电池组电池(1)包括阳极(2)、阴极(3)和再生电极(4),所述再生电极(4)位于所述阳极(2)与所述阴极(3)之间并且平行于所述阳极(2)或所述阴极(3)来取向,其中所述再生电极(4)用作锂源,该方法包括:
- 检测在所述阳极(2)中的可循环的锂的当前可用性,
- 检测在所述阴极(3)中的可循环的锂的当前可用性,
- 在所述阳极(2)与所述再生电极(4)之间导通第一电流(I1),直至在所述阳极(2)中的可循环的锂的所述当前可用性对应于在所述阳极(2)中的可循环的锂的目标可用性,以及
- 在所述阴极(3)与所述再生电极(4)之间导通第二电流(I2),直至在所述阴极(3)中的可循环的锂的所述当前可用性对应于在所述阴极(3)中的可循环的锂的目标可用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此外包括如下步骤:
- 确定在所述阳极(2)中的可循环的锂的短缺量,其中识别出:当长时间地导通所述第一电流(I1)直至已给所述阳极(2)附加了所确定的短缺量时,在所述阳极(2)中的可循环的锂的所述当前可用性对应于在所述阳极(2)中的可循环的锂的所述目标可用性,和/或
- 确定在所述阴极(3)中的可循环的锂的短缺量,其中识别出:当长时间地导通所述第二电流(I2)直至已给所述阴极(3)附加了所确定的短缺量时,在所述阴极(3)中的可循环的锂的所述当前可用性对应于在所述阴极(3)中的可循环的锂的所述目标可用性。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锂离子电池组电池(1)的健康状态或者老化状态,确定在所述阳极(2)中的可循环的锂的所述当前可用性和/或在所述阴极(3)中的可循环的锂的所述当前可用性。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阳极电势的特性曲线的改变,确定在所述阳极(2)中的可循环的锂的所述当前可用性;和/或基于阴极电势的特性曲线的改变,确定在所述阴极(3)中的可循环的锂的所述当前可用性。
5.一种电池组控制装置(11),所述电池组控制装置(11)设立成实施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之一所述的方法。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组控制装置(11),其包括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设立成借助进行换向的晶体管调节所述第一电流和所述第二电流(I1,I2)。
7.一种电池组,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之一所述的电池组控制装置(11),所述电池组包括所述锂离子电池组电池(1),其中所述再生电极(4)布置在所述锂离子电池组电池(1)中,使得所述锂离子电池组电池(1)的电势处在所述阳极(2)的电势与所述阴极(3)的电势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未经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715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