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安装的外珠状体和接合面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6604.9 | 申请日: | 2016-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55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J·M·巴伦西亚阿西拉;S·奥康纳;M·T·林奇;S·乔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18 | 分类号: | F01N13/18;F01N3/08;F01N3/10;F01N3/24;F01N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姜龙;须一平 |
地址: | 美国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安装 外珠状体 接合 | ||
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单模块后处理系统的特征。单后处理系统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催化室和外部主体,外部主体附接到壳体的一部分并在外部主体上设有平坦的安装区域。外部主体包括焊接到平坦安装区域的安装支架。平坦安装区域从壳体分隔以在外部主体的平坦安装区域和壳体之间形成空气间隙。外部主体包括与平坦安装区域邻接的珠状部分。外部主体包括内径部分并且外部主体通过内径部分和壳体部分之间的焊缝附接到壳体的该部分上。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5年6月30日提交的美国专利申请No.62/186,662的优先权的权益,其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总体涉及用于内燃机的后处理系统领域。
背景技术
对于诸如柴油机的内燃机,在排气中可排放出氮氧化物(NOx)化合物。为了减少NOx排放,可采用SCR工艺借助催化剂和还原剂将NOx化合物转化成更中性的化合物,例如双原子氮、水或二氧化碳。这种催化剂可包含在排气系统的催化剂室中,例如车辆或动力单元的催化室。通常在催化剂室之前将还原剂(例如无水氨、氨水或尿素)引入排气流中。为了将还原剂引入用于SCR工艺的排气流,SCR系统可通过注入模块注入或引入催化剂,注入模块将还原剂蒸发或喷射到催化剂室的上游的排气系统的排气管道中。SCR系统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以监视排气系统内的状态。
发明内容
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涉及用于单模块后处理系统的特征。
一实施方式涉及单模块后处理系统,包括壳体和壳体内的催化室。所述系统包括附接在壳体一部分的外部主体并且在外部主体上具有平坦的安装区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部主体包括焊接在平坦安装区域的安装支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坦安装区域从壳体分离使得在外部主体的平坦安装区域和壳体之间形成空气间隙。在进一步的实施方式中,外部主体包括与平坦安装区域相邻的珠状部分。仍在进一步地实施方式中,外部主体包括内径部分并且外部主体通过位于内径部分和壳体部分之间的焊缝附接到壳体的所述一部分。
另一实施方式涉及制造单模块后处理系统的方法。方法包括提供一个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该内部主体配置成包含位于内部主体内的催化室,以及该外部主体具有内径部分和平坦的安装区域。方法还包括使外部主体在内部主体上滑动,并且将外部主体的内径部分焊接至内部主体的一部分,使得平坦安装区域从内部主体分开以在外部主体的平坦安装区域和内部主体之间形成空气间隙。
另一实施方式仍涉及单模块后处理系统,包括容纳有催化室的内部主体和外部主体。外部主体包括安装区域、位于安装区域第一端部的第一内经部分和位于安装区域第二端部的第二内径部分。第一内径部分在第一位置附接到内部主体。第二内径部分在第二位置附接到内部主体。内部主体、安装区域、第一内径部分和第二内径部分限定间隙,该间隙位于在外部主体和内部主体之间,该间隙减少从内部主体到安装区域的热传递。
附图简要说明
在以下附图和描述中阐述了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的细节。从说明书、附图和权利要求中,本公开的其他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其中:
图1是具有用于排气系统的示例的还原剂传输系统的示例的选择性催化还原系统的示意框图;和
图2是用于安装和接合接口的示例的外珠状主体的局部剖视图。
应当认识到,附图中的一些或全部都是出于说明目的的示意性表示。提供附图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且明确理解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它们将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或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是对单模块后处理系统的方法、装置和系统的相关各概念和实施方式的更详细的描述。上文介绍并在下文更详细讨论的各概念可以以多种方式中的任一种实施,因为所描述的概念不限于任一特定的实施方式。提供特定实施方式和应用的示例主要用于说明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未经康明斯排放处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66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窜气回流装置
- 下一篇:储存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