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4381.2 | 申请日: | 2016-08-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36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3 |
发明(设计)人: | 白根隆行;千贺贵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 ||
一种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其具备:正极、负极、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和非水电解质。负极具备:隔着分隔件与正极对置的对置区域、和隔着分隔件未与正极对置的非对置区域,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2.5V~3.0V的范围内,位于对置区域与非对置区域的边界附近的非对置区域具有相对于对置区域的负极电位在‑0.02V~+0.02V的范围内的电位平坦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近年被用作电气设备等的电源,进而还逐渐被用作电动汽车的电源。于是,对于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期望电池特性的进一步提高,例如能量密度的提高、输出密度的提高、充放电循环特性的提高等。
例如,专利文献1~3公开了如下技术:对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进行充电后,在放电时进行过放电,由此来提高电池特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294970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640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3-197051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3中公开的技术在抑制初始充放电循环(例如1次循环~200次循环左右)的容量降低方面并不充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抑制初始充放电循环的容量降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一个例子具备:正极、负极、配置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的分隔件、和非水电解质。负极具备:隔着分隔件与正极对置的对置区域、和隔着分隔件未与正极对置的非对置区域,在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放电终止电压2.5V~3.0V的范围内,位于对置区域与非对置区域的边界附近的非对置区域具有相对于对置区域的负极电位在-0.02V~+0.02V的范围内的电位平坦部。
根据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能够抑制初始充放电循环的容量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作为实施方式的一个例子的非水系电解质二次电池的示意性截面图。
图2是示出负极与正极的对置状态的示意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处的截面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负极的对置区域与非对置区域的负极电位的图。
图5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制造过程中的、负极的对置区域与非对置区域的负极电位的图。
图6是示出实施例和比较例的电池在1~100次循环中的容量维持率的结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本发明基础的见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4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基于氢电池的发电源的发电系统
- 下一篇:电池组和包括这种电池组的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