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关闭力单元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30648.0 | 申请日: | 2016-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70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S·巴尔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布尔格-弗罗伊登贝格尔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6 | 分类号: | B29D30/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72002 | 代理人: | 周家新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关闭 单元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硫化机的处理室的关闭力单元,所述关闭力单元包括底板和至少一个线性驱动器,所述线性驱动器用于对成型压板进行移位和施加力,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线性驱动器是底板的一体组成部分,从而支持关闭力单元的紧凑的严密的结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关闭力单元的轮胎硫化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轮胎硫化机的处理室的关闭力单元,所述关闭力单元具有底板和至少一个线性驱动器,所述线性驱动器用于对成型压板进行移位和施加力。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所述类型的关闭力单元的轮胎硫化机。
背景技术
生产例如用于车辆、如汽车、重型货车或摩托车的轮胎是由大量的生产和加工步骤组成的成本非常高的工艺。其原因在于由相当多的不同的单独的部件组成的复杂的轮胎结构。除此之外还因为下述事实:在所谓的硫化的压强和温度的作用下,这些大量的部件必须相互联系。对于成品轮胎的材料属性和粘附属性而言,硫化过程也是重要的。
为此,生产轮胎的基本生产步骤之一是最终将形成成品轮胎的轮胎坯件的硫化。为此,将轮胎坯件嵌入位于轮胎硫化机内的模具或轮胎模具中,然后加热到与材料相关的硫化温度,然后在轮胎坯件内施加硫化压强。为了达到硫化温度和硫化压强,在轮胎坯件的内部空间中在相应温度和加压下引入合适的加热介质。
硫化基本上具有在一个或多于一个的时间间隔内借助于暴露至温度和加压来实际上“完成烘烤”的目的,即,使轮胎坯件的组分相互连接并且通过交联过程使基材和橡胶层具有弹性特性。为此,除了实际的压力和温度应用之外,还需要将与基体材料相适应的不同的添加物质用于交联以及如果需要的话用于加速交联。
为了执行弹性体材料的硫化,必须将相当大量的热能引入材料中。为此,使轮胎坯件在内侧经受硫化温度和硫化压强的作用在大部分情况下是不够的。
为了达到硫化过程所需的热能和加压的量,在硫化机中在轮胎坯件的外侧上替代地或附加地设置对轮胎坯件的压强和/或温度作用。为此,通常安装被称为轮胎模具并且可打开或关闭的处理室,使得待硫化的轮胎坯件能够被放入、硫化和移除。
轮胎坯件的特别厚的区域是胎面。侧壁具有相对薄的设计。这种明显的厚度差异的原因是布置在胎面区域的另外的轮胎部件,例如钢带、带覆盖层以及与侧壁相比明显较厚的橡胶层。这种明显更厚的橡胶层具有较大的壁厚度,这尤其是因为它包含了在硫化过程期间产生的实际轮胎轮廓。为此,胎面区域或设置在那里的厚壁式橡胶体必须被加热,直到它能够塑性地流动并且能够被硫化压强压入轮胎硫化机的轮胎坯件模具的阴轮廓模具中。塑料流动能力在较宽范围内随着材料的加热的增加而增大,使得为了能够可靠地产生轮廓而所需的压强较小。
按照压强在所有方向传播的一般物理原理,处理室、即轮胎模具必须在径向和轴向方向上支撑和承受压力和压强力。因此,无论轮胎模具是相对于待硫化的轮胎的旋转轴线纵向地还是横向地布置,用于打开和关闭轮胎模具的移动装置通常不仅必须施加用于至少一个半模的移动的力,而且这些移动装置还必须对于轮胎硫化期间的关闭力而言具有足够的尺寸。由于可达到数kN的关闭力,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除了机械解决方案、例如曲柄连杆结构或主轴之外,还使用高压液压缸。
例如,DE 102014001643A1提出了一种框架式结构的轮胎热压机或轮胎硫化机,其在竖直定位和承受关闭力方面具有功能上分离的双部件解决方案。公开了借助于至少两个双动式液压缸和至少一个引导元件来实现对模具高度的调节,其中,引导元件具有借助于至少一个锁定装置的至少一个位置固定设备,并且由此可承受关闭力。
为了在轮胎热压机内实现模具高度的调节,借助于至少两个液压缸来影响至少一个半模的高度。借助于加压液体体积流通过已知的方式凭借所述加压液体体积流通过供给管路被引入液压缸中来实现能量的引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布尔格-弗罗伊登贝格尔机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哈布尔格-弗罗伊登贝格尔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306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