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控制外围设备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9869.6 | 申请日: | 2016-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60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发明(设计)人: | 姜绚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W8/24 | 分类号: | H04W8/24;H04W80/12;H04W88/06;H04Q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立方律师事务所 11330 | 代理人: | 李娜;朱智勇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外围设备 方法 装置 | ||
提供了用于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TC)和物联网(IoT)的技术。本公开可以被用于基于上述技术的智能服务(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或联网汽车、卫生保健、电子教育、零售业、安保和安全相关服务)。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外围设备的系统。该系统可以包括:电子设备,用于发送ID信息;至少一个外围设备,用于接收该ID信息;以及服务器,用于从该外围设备接收该ID信息和该外围设备的状态信息,并且基于该ID信息和状态信息向该电子设备发送与该外围设备对应的用户界面,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在呈现该用户界面时接收用户输入,并且响应于用户输入而向该服务器发送用于控制该外围设备的数据,以及该服务器可以基于接收到的该数据控制该外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控制外围设备的方法和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外围设备控制方法和装置,其中,当用户终端向外围设备发送与该用户终端相关的信息并且该外围设备将与该用户终端相关的信息转发到服务器时,服务器向该用户终端发送为控制该外围设备所需要的数据。
背景技术
互联网正在从人在其中创建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网络演变成分布式元素或事物在其中处理和交换信息的物联网(IoT)。经云服务器的大数据处理和IoT技术正在被组合成万物互联网(IoE)。为了实现IoT服务,需要诸如感测、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和安全的基础技术,并且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或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TC)的将事物互联的技术正在开发中。
在IoT环境中,可以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服务,该服务收集和分析由互联事物创建的数据,以为人类生活增添新价值。通过现有信息技术与各领域技术的会聚和结合,IoT技术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卫生保健、智能消费类电子产品和高级医疗服务。
IoT是描述了所有事物皆具有网络连通性并且可以通过网络连通性共享它们的信息或者使用不同的信息操作的范式的术语。
如上所述,IoT设备具有连通性,但它可能不包括例如键盘这样的输入单元或例如显示器这样的输出单元。因此,为了在连接到IoT设备后控制IoT设备或检查包含在其中的信息,可能首先要求在智能手机或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中安装针对IoT设备的主应用。
典型的IoT设备不使用通用的主应用,而是使用专用的主应用。因此,可能需要为各个IoT设备在用户终端中安装不同的主应用。例如,为了检查或调整没有单独的显示器或扬声器的智能灯的当前亮度、剩余寿命,用户可能不得不首先将智能手机或PC连接到智能灯,然后执行相应的主应用以检查智能灯具有的信息。
即使在具有单独的输入单元和输出单元的电视机的情况下,为了通过用户终端控制电视机,也必须在用户终端中安装单独的应用。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检查IoT设备的信息或为了控制或调整IoT设备,需要在例如智能手机或PC这样的终端中安装专用的应用并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终端连接到IoT设备。此外,尽管IoT设备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并且可以从IoT设备获得或操控各种信息,IoT设备通常没有单独的输入/输出界面。因此,难以利用IoT设备,除非相应的应用被下载并安装到用户终端中并且用户终端通过这些应用连接到IoT设备。也难以识别在附近有什么可用的服务以及可控制的IoT设备。
在本发明中,在用户终端和IoT设备之间的初始服务注册后,在没有任何附加的用户操控(例如,直接建立用户终端和IoT设备间的网络连接或安装相应的应用)的情况下,自动提供为获取关于IoT设备的信息或控制IoT设备所必需的用户界面。因此,用户可以容易地识别在附近的可用的IoT设备并通过用户终端以快速和方便的方式控制该IoT设备。
解决技术问题的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98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药品混合振荡器
- 下一篇:无线设备的灵活配置和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