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蒸发器进料流中除去溶解气体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6801.2 | 申请日: | 2016-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13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R.布莱克蒙;M.加西亚;M.帕特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立雅水处理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4 | 分类号: | B01D1/14;B01D3/34;B01D19/00;C02F1/40;E21B43/24;E21B43/4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段菊兰;周李军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蒸发器 进料 除去 溶解 气体 方法 | ||
一种用蒸发器(34)处理采出水或给水流的方法。将给水流或采出水引导到并通过位于蒸发器(34)上游的除气器(56)。利用由蒸发器产生的蒸汽(23)来从通过除气器(56)的采出水或给水流中汽提溶解气体。为了有效汽提溶解气体,保持除气器(56)中的蒸气压在大气压以下,并将采出水或给水流加热到大于除气器(56)中的饱和蒸气温度的温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蒸发器进料流中除去溶解气体的方法,并且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本发明涉及用蒸发器处理采出水,并在给水流到达蒸发器之前从中除去溶解气体的方法。
发明背景
许多工业方法采用蒸发器来纯化废水流。许多此类废水流包含溶解气体,例如CO2和 H2S,其趋向于使蒸发器中的传热管生水垢、弄污或腐蚀蒸发器中的传热管。因此,已知提供用于除去蒸发器进料流中的溶解气体的方法,例如用气体进行汽提。然而,用于除去溶解气体以及调理废水流,以致使得有效的溶解气体去除成为可能的能量需求是相当大的。对用于从蒸发器进料流中除去溶解气体的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方法已经存在着需求并持续存在需求。
发明概述
本发明涉及从蒸发器进料流中除去诸如H2S和CO2之类的溶解气体的系统和方法。将从下游蒸发器排放的蒸汽引入除气器用于从进料流中汽提溶解气体。尤其在一个实施方案中,该蒸汽除去或汽提H2S和CO2。至少部分通过在蒸发器与除气器之间的排放蒸汽中发生的压降来确立除气器中的蒸气(vapor)的压力并由此确立其温度。该压降的作用在于保持除气器中的蒸气压显著低于离开蒸发器加热的壳体的排放物流的压力,典型低于大气压。结合将进料流的温度加热或保持在除气器中的饱和蒸气温度以上,这样提供了溶解气体从进料流中的有效且有效率的去除。该方法减少了从进料流中除去溶解气体所需要的蒸汽的量,并且同时消除了对于来自诸如油废料或采出水工艺之类的工艺的蒸发器进料流的废气汽提的需求。
附图简述
图1是从蒸发器进料流中除去溶解气体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2是采用从蒸发工艺上游的采出水流中除去溶解气体的工艺的采出水工艺的示意图。
示例性实施方案描述
本发明涉及从蒸发器进料流中除去溶解气体的方法。将蒸发器进料流引入除气器-气体汽提塔(下文称作除气器)中,其在显著在下游蒸发器加热器壳体内的压力以下的压力下(在大气压以下)操作。至少部分通过从下游蒸发器引导到除气器的排放蒸汽管线中的压力下降来确立除气器中的压力条件。此外,该方法要求加热蒸发器进料流或至少保持某种进料流温度,以致进料流的温度在进入除气器之前在除气器中的饱和蒸气温度以上。
转向图1,公开了一种示例性方法。进料流(例如采出水流)可包括油,且在此类情况中,被引导到脱油装置24。脱油装置24将油与进料流分离,并产生包括所分离的油的废料流24A。在一些蒸发器进料流中,不存在油或任何明显量的油,且在那些情况中,将不需要脱油装置。在许多常规方法中,此时,将蒸发器进料流引导到废气汽提塔。在本文所讨论的方法中不需要废气汽提塔。在将油与进料流分离之后,将进料流引导到进料预热器26。预热器26可呈现各种形式。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将新鲜蒸汽引入预热器26中,以加热进料流。如本文随后将讨论的,预热器加热进料流,以致其包括显著高于下游除气器 56中的饱和蒸气温度的温度。在一个实例中,进料流进入除气器 56之前的温度高于除气器中的饱和蒸气温度。
在该示例性方法中,在进料预热器26的下游,可对进料流进行pH调节。可向进料流添加酸,以降低进料流的pH。这具有转化碱度(碳酸氢盐和碳酸盐转化成二氧化碳)的效果。温度传感器T 位于进料预热器26 与除气器 56之间。温度传感器T感测进料流的温度,且在一种示例性方法中与控制器连通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进料预热器26控制进料流的加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立雅水处理技术公司,未经威立雅水处理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680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