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牙缝刷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22158.6 | 申请日: | 2016-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734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发明(设计)人: | 奥田靖;明间洋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狮王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C15/02 | 分类号: | A61C15/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牙缝 | ||
本发明目的为提供一种牙缝刷,在为L字形状牙缝刷中,可以抑制使用时损伤牙龈,且可以抑制刷部的后端(基部)的弯曲。牙缝刷包含:芯部12、刷部13;芯部12包含设置于柄体的前端且在与柄体的前端部16A的延伸方向相同的E方向上突出的第1突起部41、在与第1突起部41相交的G方向上突起且相对于由后端朝向前端的方向直径缩小的第2突起部42、以及与第1突起部41的前端与第2突起部42的后端成型为一体且为弯曲的形状的连接部43,且由硬质树脂构成,刷部13包含至少覆盖第2突起部42的鞘部45、以及在鞘部45的外周设置的多个刷体46,且由比构成芯部12的硬质树脂更软的软质树脂构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牙缝刷。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5年4月16日在日本提出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15-084038号的优先权,并在这里援引其内容。
背景技术
牙缝刷,主要作为清扫牙刷难以清扫的牙与牙之间的缝隙(相邻牙齿间)的辅助清扫用具被使用的。
牙缝刷有下述形态:刷部与柄体沿相同方向延伸的I形状(即,直线型)的牙缝刷;及具有下述刷部的L字形状的牙缝刷:相对于柄体的前端部的轴线方向、朝着相交方向突出的突起部、设置为在与所述突起部的突出方向为相同方向上延伸的刷部(例如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构成L字形状的牙缝刷的刷部,使用了在扭绞金属线之间夹持刷毛而形成的刷部。
L字形状的牙缝刷是在清扫后牙的牙缝时特别有效的牙缝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2247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L字形状的牙缝刷,其刷部使用金属线,因此,当将刷部伸入牙缝时,有误撞牙龈而损伤所述牙龈的可能。
尤其在清扫后牙牙缝时,多有摸索着将刷部伸入所述牙缝中的情况,所以伤害牙龈的可能性大。
此外,还存在本想将刷部伸入牙缝中,却误将刷部触按压到牙齿表面,刷部的后端(基端)一下子就弯折的问题(容易损坏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牙缝刷,为L字形状,可以抑制使用时损伤牙龈的情况,且可以抑制刷部后端(基端)弯折。
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所述课题,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牙缝刷的特征在于,包含柄体、芯部、刷部;所述芯部包含设置于柄体前端且在与柄体前端部的延伸方向相同的方向上突出的第1突起部、在与第1突起部相交的方向上突起且在由后端朝向前端的方向上直径缩小的第2突起部、以及与第1突起部的前端和第2突起部的后端形成一体且为弯曲的形状的连接部,且由硬质树脂构成,所述刷部包含至少覆盖所述第2突起部的鞘部、在所述鞘部的外周设置的多个刷体,且由比上述硬质树脂软的软质树脂构成。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牙缝刷中,所述第1突起部的形状可以是在由所述第1突起部前端朝着所述柄体前端的方向上直径增大的形状。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牙缝刷中,所述连接部的形状可以是在由所述第2突起部后端朝向所述第1突起部前端的方向上直径增大的形状。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牙缝刷中,所述鞘部可以设置为包覆所述连接部以及所述第1突起部。
此外,在上述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牙缝刷中,所述第1突起部的外形为小于所述柄体前端部的外形,所述第1突起部与所述柄体的前端部之间可设置与所述鞘部的厚度值等大的段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狮王株式会社,未经狮王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221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