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脱模膜有效
申请号: | 201680014093.0 | 申请日: | 2016-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281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铃木太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9J7/40 |
代理公司: | 11322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模 | ||
1.一种脱模膜,其特征在于:
在聚酯膜的一个面具有由涂布液形成的有机硅系脱模层,所述涂布液含有反应性有机硅树脂、惰性有机硅树脂和铂系催化剂,
所述反应性有机硅树脂由下述通式(I)表示的具有己烯基和苯基的有机硅树脂、下述通式(II)表示的具有乙烯基和苯基的有机硅树脂和下述通式(III)表示的具有氢化硅烷基的有机硅树脂构成,
所述惰性有机硅树脂由下述通式(IV)表示,重均分子量为50000~100000,
所述惰性有机硅树脂的配合量为1~5重量%,
残留粘接率为85%以上,
式(I)中,Me为甲基,Ph为苯基,a、b分别表示正的整数,
式(II)中,Me为甲基,Ph为苯基,c、d分别表示正的整数,
式(III)中,Me为甲基,e、f分别表示正的整数,
式(IV)中,Me为甲基,g表示正的整数,
所述残留粘接率通过以下的方法求得,该方法为:
将试料膜切成A4大小,利用橡胶滚子在膜的测定面贴合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的No.31B、基材厚度25μm的粘合胶带后,在经过1小时后,剥离粘合胶带,将该粘合胶带利用橡胶滚子贴合在清洗了表面的不锈钢板,在上部卡盘固定粘合胶带、在下部卡盘固定不锈钢板,以300mm/min的速度向180°方向拽拉剥离,测定粘接力1,
使用不与试料贴合的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的No.31B粘合胶带,通过与上述相同的步骤测定粘接力2,所述残留粘接率通过下式求得,
残留粘接率(%)=粘接力1÷粘接力2×10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
剥离力为10~20mN/cm,
所述剥离力通过以下的方法求得,该方法为:
在试料膜的脱模层表面粘贴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的No.31B双面粘合胶带的一个面后,切割为50mm×300mm的尺寸后,在室温放置1小时后,使用株式会社INTESCO制的INTESCOmodel 2001型拉伸试验机,在拉伸速度300mm/分钟条件下,进行180°剥离,测定所述剥离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脱模膜为在聚酯膜的一个面依次设置有涂布层和所述有机硅系脱模层的脱模膜,涂布层含有有机硅化合物,并且将脱模膜在180℃加热10分钟后的有机硅系脱模层表面的聚酯低聚物量为2.0mg/m2以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涂布层含有含铝的有机化合物,通过利用荧光X射线测定装置的FP(FundamentalParameter Method)法测定的涂布层中的铝元素量为0.8kcps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模膜,其特征在于:
构成反应性有机硅树脂的己烯基与乙烯基与苯基与氢化硅烷基的摩尔比,将氢化硅烷基设为100时,己烯基为35~65、乙烯基为5~35、苯基为1~20。
6.一种无基材的双面粘合片,其特征在于:
其使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脱模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800140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药的铝塑泡罩包装机
- 下一篇:汽车内装饰材料用层叠体